一种光热涤纶织物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662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热涤纶织物的加工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旨在通过涤纶纤维表面酯键水解产生较多羧基,促进聚赖氨酸通过静电引力在涤纶纤维表面形成吸附层,借助硫离子与聚赖氨酸间静电组装作用,实现纤维表面富集硫离子;最后通过铜离子与纤维表面富集的硫离子反应,在涤纶表面原位沉积纳米硫化铜。具体步骤包括:(1)涤纶织物预处理;(2)纤维富集表面硫离子;(3)原位沉积纳米硫化铜。与纳米硫化铜直接沉积法相比,以本发明专利技术述及的方法制备的光热涤纶织物日光辐照下表面升温快、整理效果持久且织物手感较好。理效果持久且织物手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热涤纶织物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热涤纶织物的加工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对纺织品和服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不但要考虑纺织品的材质及外观,而且还特别注重面料产品的风格和附加功能。其中,功能性涤纶纤维制品开发得到重视,尤其是一定条件下有自发热功能的涤纶织物在秋冬季服装和家纺材料中受到欢迎。
[0003]自发热涤纶织物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包括通过电热或光热等方法,实现织物表面温度提升。通电发热纺织品是将石墨烯、碳纳米管或聚苯胺等导电介质涂布在涤纶织物表面,在直流外源电流驱动下引发发热,实现织物表面升温,其缺点此类导电介质粒径较大且与纤维亲和力较低,只能通过粘合剂在纤维表面涂布或交联成膜,织物的手感较差。光照发热是选用对可见光或近红外具有吸收功效的光热介质,在光照条件下通过介质的光热效应,引发织物表面温度提升。与电热纺织品相比,光热不需要外源的电源,仅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即可实现基底快速升温,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与常规导电介质类似的缺点,即多数需借助于涂层法进行光热整理,也会对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热涤纶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以烧碱进行涤纶织物预处理,促进纤维表面酯键水解产生较多羧基;然后将织物浸渍在聚赖氨酸溶液中,通过静电引力在纤维表面形成聚赖氨酸吸附层,同时借助硫离子与聚赖氨酸间静电组装作用,实现纤维表面富集硫离子;最后在溶液中添加铜氨溶液,通过铜离子与纤维表面富集的硫离子反应,在涤纶表面原位沉积纳米硫化铜光热粒子的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织物包括以涤纶纤维为原料加工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1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织物预处理的条件为:将涤纶织物浸渍在2.5~8 g/L烧碱溶液中,在80~95℃条件下处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同宝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