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52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端,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用于对行车记录仪主体进行防尘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按动收缩柱带动移动板挤压收缩弹簧,带动卡合柱与移动块、滑动柱相互分离,复位板挤压复位弹簧收缩带动清理刷与移动块分离脱落,并从滑动柱内部移出,完成对清理刷的拆卸,将更换的清理刷放在复位板上,复位弹簧推动清理刷与移动块连接,收缩弹簧通过移动板带动卡合柱与移动块、滑动柱卡合固定,即可完成对清理刷的拆卸更换。的拆卸更换。的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


[0001]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是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CN213948315U公开的了一种AI智能视觉行车记录仪,包括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前侧的顶部设置有顶座,顶座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转动带,转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撑短轴,且转动带其中一端的支撑短轴的一端穿过顶座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动带的下侧连接有刮条,且刮条位于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前侧,所述刮条靠近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胶条,胶条与刮条之间通过胶合固定,所述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前侧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凹槽。该AI智能视觉行车记录仪采用转动带、支撑短轴、电机和刮条等结构设计,能够在需要时对智能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前侧显示屏进行自动刮擦,从而可防止水雾凝结而导致无法看清显示屏的问题。
[0004]上述公开专利虽然解决了水雾凝结导致无法看清显示屏的问题,但是上述公开专利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对刮条进行拆卸更换,导致刮条在对显示器进行清理的效果不佳,并且显示器长时间暴露早外面,容易受到灰尘等杂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
[0008]行车记录仪主体;
[0009]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端,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用于对行车记录仪主体进行防尘保护;
[0010]包含清扫刷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端表面,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用于对清扫刷与行车记录仪主体进行快速拆卸更换操作。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有防尘盖、连接板、空气囊、密封板、伸缩柱、支撑板、伸缩弹簧以及锥形齿块,所述防尘盖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位于防尘盖的底端,所述空气囊位于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密封板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板分别位于空气囊的两侧,并贯穿连接板至连接板的外壁,所述伸缩柱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底端,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伸缩柱贯穿行车记录仪
主体内部的顶端,所述伸缩弹簧位于支撑板的顶端,所述锥形齿块位于伸缩柱的一侧,且位于支撑板的底端。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清扫刷、收缩柱、移动块、滑动块、移动板、收缩弹簧、卡合柱、复位弹簧以及复位板,所述清扫刷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壁一侧,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所述收缩柱位于清扫刷的一侧,并贯穿至清扫刷的内部,所述移动块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清扫刷的顶端,所述滑动块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清扫刷的底端,所述移动板位于收缩柱贯穿至清扫刷内部的一侧,所述收缩弹簧有多个,多个所述收缩弹簧位于移动板远离收缩柱的一侧,所述卡合柱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合柱分别位于移动板靠近收缩柱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并贯穿清扫刷至清扫刷的外壁,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滑动块的内部,所述复位板位于滑动块的内部,且位于复位弹簧的顶端。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盖与行车记录仪主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防尘盖与行车记录仪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柱相匹配的伸缩槽。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弹簧相匹配的弹簧槽,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与锥形齿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与空气囊相匹配的膨胀槽。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块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清扫刷相匹配的移动槽,所述滑动块、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合柱相匹配的卡槽。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匹配的收缩槽,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复位板相匹配的复位槽,所述清扫刷的内部设置有与收缩柱、移动板相匹配的活动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按动收缩柱带动移动板挤压收缩弹簧,带动移动板一侧的卡合柱分别与移动块、滑动柱相互分离,解除对清理刷的固定,推动清理刷通过复位板挤压复位弹簧收缩带动清理刷从移动块上分离脱落,将清理刷从滑动柱内部移出,完成对清理刷的拆卸,将更换后的清理刷放置在滑动柱内部的复位板上,复位弹簧通过复位板推动清理刷移动至移动块内部,松开对收缩柱的挤压,收缩弹簧推动移动板移动带动卡合柱分别与移动块、滑动柱相互卡合固定,通过以上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对清理刷的拆卸更换;
[0019]2、通过设置防尘机构,按动伸缩柱移动挤压支撑板,挤压伸缩弹簧收缩带动支撑板一侧的锥形齿块解除对连接板的固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防尘盖打开,当行车记录仪使用结束后,推动防尘盖移动,防尘盖移动带动连接板移动进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内部,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支撑板带动锥形齿块与连接板卡合,同时锥形齿块挤压连接板内部的空气囊,使空气囊受挤压推动密封板与行车记录仪主体内部相互贴合,通过以上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对行车记录仪主体的密封保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的行车记录仪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的行车记录仪主体的结构爆炸图;
[0023]图4为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的A处放大图;
[0024]图5为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的B处放大图。
[0025]图中:1、行车记录仪主体;2、防尘机构;201、防尘盖;202、连接板;203、空气囊;204、密封板;205、伸缩柱;206、支撑板;207、伸缩弹簧;208、锥形齿块;3、固定机构;301、清扫刷;302、收缩柱;303、移动块;304、滑动块;305、移动板;306、收缩弹簧;307、卡合柱;308、复位弹簧;309、复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防尘机构(2),所述防尘机构(2)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端,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行车记录仪主体(1)进行防尘保护;包含清扫刷(301)的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端表面,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清扫刷(301)与行车记录仪主体(1)进行快速拆卸更换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2)包括有防尘盖(201)、连接板(202)、空气囊(203)、密封板(204)、伸缩柱(205)、支撑板(206)、伸缩弹簧(207)以及锥形齿块(208),所述防尘盖(201)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端,所述连接板(202)位于防尘盖(201)的底端,所述空气囊(203)位于连接板(202)的内部,所述密封板(204)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板(204)分别位于空气囊(203)的两侧,并贯穿连接板(202)至连接板(202)的外壁,所述伸缩柱(205)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底端,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206)位于伸缩柱(205)贯穿行车记录仪主体(1)内部的顶端,所述伸缩弹簧(207)位于支撑板(206)的顶端,所述锥形齿块(208)位于伸缩柱(205)的一侧,且位于支撑板(206)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AI算法前车启动提醒的高清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清扫刷(301)、收缩柱(302)、移动块(303)、滑动块(304)、移动板(305)、收缩弹簧(306)、卡合柱(307)、复位弹簧(308)以及复位板(309),所述清扫刷(301)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壁一侧,并贯穿至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部,所述收缩柱(302)位于清扫刷(301)的一侧,并贯穿至清扫刷(301)的内部,所述移动块(303)位于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清扫刷(301)的顶端,所述滑动块(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瑞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亿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