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52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属于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由换刀气缸组件1、连接座5、上轴承座组件14、机体6、定子7、装有转子8的轴芯10、拉杆53、下轴承座组件9和夹头附件11构成;具有精度高、高速动态性能好、可靠性高、体积小、承载能力强、更换刀具方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PCB行业铣边机上铣边和小孔的高速、高精度、高效率钻削和磨削加工以及雕刻加工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滚珠高速电主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滚珠高速电主轴所采用的轴承座大都比较短浅,轴承的承载 能力较低,因而,存在着诸如动态偏摆较大、震动和噪声较大等高速动态性能 差及可靠性较低等缺陷。同时,其冷却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双层套缸的形式,导 致电主轴的体积偏大,冷却效果欠佳。其更换刀具的方式大都为机械方式,操 作不便,其卸刀力还会对轴承产生冲击,影响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高、 高速动态性能好、可靠性髙、体积小、承载能力强、更换刀具方便的滚珠高速 电主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包括连接座5、上轴承座组件14、机体6、定子7、装有转子8的轴芯 10、拉杆53、下轴承座组件9和夹头附件11,定子7装在机体6内;装有转子 8的轴芯10的上下部分别装在上轴承座组件14和下轴承座组件9内, 一并装在 机体6内;拉杆53装在轴芯10内,其下端与装在轴芯10下部的夹头附件11 相连接;上轴承座组件14与连接座5相连接;在连接座5的上端还连接有换刀 气缸组件l。换刀气缸组件1包括缸体57、气缸顶盖19、下部膜片活塞组55、压环21、 复位弹簧20、至少一组以上的由膜片活塞组63和膜片隔板62组成的膜片活塞 装置、螺杆和螺母60和推杆25、预压弹簧23以及出气芯24;螺杆和螺母60 将膜片活塞组63和下部膜片活塞组55联为一体;缸体57为下端带台阶通孔的 简体,其下端略小,带有与连接座5相连接的外螺紋;复位弹簧20装在缸体57 内底部的弹簧孔中,其上端抵住下部膜片活塞组55的活塞体的底面;压环21为环形,装在缸体57的内下部,其外边缘紧抵缸体57的内壁,上端面抵下部 膜片活塞组55的活塞膜片的下面边缘;截面呈"T"形的下部膜片活塞体装在 缸体57的内下部,其下端穿出缸体57底部的台阶通孔;缸体57的上端与开有 轴向进气孔的气缸顶盖19由螺紋连接;膜片活塞组63包括膜片活塞体和叠装 其上的活塞膜片,膜片活塞体的截面呈"T"形,其下部穿装在膜片隔板62的 中间孔中;截面呈"H"形、中间有孔的膜片隔板62的边缘紧抵缸体57的内壁, 上、下端面分别抵活塞膜片的下面边缘和下部活塞膜片的上面边缘,活塞膜片 的上面边缘由气缸顶盖19的下端面抵住;膜片隔板62的右边缘开有轴向排气 通道56,右部由上而右边缘开有气孔58,在与排气通道56相对应处的缸体57 的缸壁上开有一径向出气孔17;在缸体57的底面还装有气缸调平压紧螺钉22, 该螺钉上抵压环21的下面;在穿出缸体57缸底的下部膜片活塞体的下部由螺杆 和螺母60连接有由推杆25、预压弹簧23以及出气芯24构成的推杆装置。连接座5为一圆柱体,其中间自上而下有一盲孔,在该盲孔的中间有一凸 台54,在凸台54的中间有阶梯通孔;在外柱面上,分别开有径向的与盲孔相通 的电源接线孔2和传感器信号线孔15,还分别开有径向的进水孔16、出水孔4、 通气孔3,进水孔16、出水孔4、通气孔3在柱体内转向下成为轴向孔;传感器 27装在连接座5下部的径向孔中,传感器信号线由轴向引线孔26引向传感器信 号线孔15。上轴承座组件14由上轴承座体29、上轴承30、轴承间隙自动调整碟簧31、 轴承内圃锁紧压盖50构成;上轴承座体29为中间带台阶通孔、上端带有上轴 承座法兰盘的圆简,在上轴承座法兰盘上分别开有轴向进水孔、进气孔和出水 孑L;轴芯10自下而上穿入上轴承座体29中间的台阶通孔中,在孔内依次穿装 上轴承间隙自动调整碟簧31、上轴承30,由轴承内圈锁紧压盖50在轴芯IO上 固定上轴承30的内围。下轴承座组件9由下轴承座体34、下轴承定位板47、垫板46、下轴承35、 下轴承盖36、铜套38和轴套39构成;下轴承座体34为中间带通孔、下端带有下轴承座法兰盘的圆简,该下轴承座法兰盘的下面中间带有向上的凹止口;在下轴承座体34的外柱面中部,开有径向盲孔44,该盲孔44在下轴承座体34的 简壁中间向下折,成为通气孔42;下轴承座体34的上端装带轴孔的下轴承定位 板47;下轴承定位板47的中间装带轴孔的垫板46;轴芯10自上而下穿入下轴 承座体34中间的通孔中,下轴承35自下而上装在下轴承座体34的通孔中,其 下部由装在下轴承法兰盘下面向上的凹止口内的下轴承盖36定位;下轴承盖36 的轴孔中间,开有气隙环槽37,在该气隙环槽37的右边,连接有径向孔41, 该径向孔41在接近下轴承盖36的边缘时,向上穿出;轴套39套装在轴芯10 的下端,铜套38套装在轴套39上, 一并装在下轴承盖36的轴孔中。机体6为一圆简体,在其简体壁上轴向开有至少四个以上的通孔64,每相 邻两个通孔在简体的一端形成一段相连接的弧形槽28,在该弧形槽28接近端面 处,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在简体的另一端,其中的每一个通孔又与其它相邻 的一个通孔形成一段相连接的弧形槽,也在该弧形槽接近端面处,用密封材料 进行密封;依此类推;在简体的上端,保留一对相邻的通孔不形成相连接的弧 形槽,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简体的上下端面非弧形槽段,分别开有联接用 的螺紋孔;在简体上端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还开有一个盲孔49,该盲孔49在简 体下端稍上部位形成径向孔45向筒体内穿出。轴芯10包括轴杆、转子8、碟簧51、碟簧盖52和拉杆53;轴杆为阶梯状,其中间带有阶梯通孔,该阶梯通孔的下端出口部分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孔;碟簧 51和碟簧盖52依次穿装在轴杆的上部,转子8装在轴杆的中部,其下部位置设 有一圏凸台48;拉杆53为一细长杆,其上端有一圆头,下端带有螺紋,该拉杆 53穿装在轴杆中间的阶梯通孔中。夹头附件ll由夹头套杆组成,该夹头套杆为阶梯轴,其中间带有阶梯通孔, 该阶梯通孔的上部带有螺紋;夹头套杆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锥体40,该锥体40 被径向槽65均匀地分割成三个卡爪,成为带有卡爪的夹头。本技术的电主轴,釆用深度较大的轴承座,安装了双轴承和外圈宽度较大的轴承,因而,其精度比较髙、高速动态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同时,采 用单一的简体,在其简体壁上开设轴向通孔,并在简体壁的端部开设弧形槽, 以此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由于简体壁较薄,冷却水通道距待冷却的电机定 子的距离较小,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冷却效果 好等特点,提高了电主轴的可靠性。此外,釆用了换刀气缸组件来更换刀具, 使得换刀时产生的卸刀力成为轴向力,直接传递至轴承座上,不会对轴承产生 冲击,故既可保持轴承的精度,也可方便地更换各种所需的刀具,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沿的主视附图2是本技术的左剖视图; 附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由换刀气缸组件l、连接座5、上轴承座组件14、机体6、定子7、 装有转子8的轴芯10、拉杆53、下轴承座组件9和夹头附件11构成。换刀气缸组件1由缸体57、气缸顶盖19、下部膜片活塞组—55、压环21、 复位弹簧20、三组(也可为一组或二组或四组等)由膜片活塞组63和膜片隔板 62组成的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由连接座(5)、上轴承座组件(14)、机体(6)、定子(7)、装有转子(8)的轴芯(10)、拉杆(53)、下轴承座组件(9)和夹头附件(11)构成,定子(7)装在机体(6)内;装有转子(8)的轴芯(10)的上下部分别装在上轴承座组件(14)和下轴承座组件(9)内,一并装在机体(6)内;拉杆(53)装在轴芯(10)内,其下端与装在轴芯(10)下部的夹头附件(11)相连接;上轴承座组件(14)与连接座(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座(5)的上端还连接有换刀气缸组件(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大族高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