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44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包括支管主体及两个保护套,所述支管主体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绕丝部,两个所述绕丝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绕丝部包括支架及若干环形绕丝,所述环形绕丝沿所述支架的轴向缠绕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至少包覆所述绕丝部,且所述保护套具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当所述绕丝部长时间在酸碱环境中发生腐蚀脱焊并产生开口时,由于所述绕丝部外包覆有保护套,且所述保护套的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使得所述树脂不会穿过所述保护套的网孔排出,解决了树脂泄露的问题,保证了混床的除盐水能力。且由于保护套具有网孔,不会影响中排管的正常排水。中排管的正常排水。中排管的正常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床中排支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混床装置是制造高纯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混床原理是利用树脂能够对水中离子进行按一定顺序的选择性交换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对水中自由离子进行交换吸附,当交换吸附饱和后,利用高浓度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由于再生混床中所填装的阴阳树脂需分别用碱酸进行再生,故混床再生时需对阴阳树脂进行分层,阴树脂密度较小置于上方,阳树脂密度较大,置于下方。再生阳树脂时,为避免阴树脂受污染,再生废液需从位于阴阳树脂交界处的中排管排出,这就要求中排管既能正常排水,又不能跑漏树脂,同时还需耐酸碱腐蚀。
[0003]目前化水站混床中常用的中排管结构为母管支管式,支管通过在不锈钢支架上绕丝制作而成。混床再生、反洗时需加酸碱药剂,中排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酸碱环境中支管与绕丝的焊接丝牙位置腐蚀脱焊,导致绕丝管与支架开口,使得树脂从开口处大量泄漏。在发现树脂漏料时需投入大量检修力量进行拆除树脂并焊接支管漏料处,同时检修周期时间较长,制约了化水站生产除盐水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解决了中排支管已发生树脂泄露的问题,保证了混床的除盐水能力。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包括支管主体及两个保护套,所述支管主体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绕丝部,两个所述绕丝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绕丝部包括支架及若干环形绕丝,所述环形绕丝沿所述支架的轴向缠绕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至少包覆所述绕丝部,且所述保护套具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
[0006]可选的,所述保护套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封闭,所述保护套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开口。
[0007]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开口处设有紧口绳卡,所述紧口绳卡收紧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0008]可选的,所述开口通过绳索与所述连接部绑扎固定。
[0009]可选的,所述保护套上沿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有若干固定绳卡,所述固定绳卡用于将所述保护套锁紧在所述连接部上。
[0010]可选的,所述保护套为至少两层。
[0011]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尼龙。
[0012]可选的,所述支架及所述环形绕丝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3]可选的,相邻的两圈环形绕丝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不大于0.25mm。
[0014]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绕丝部的一端设有法兰盘。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包括支管主体及两个保护套,所述支管主体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绕丝部,两个所述绕丝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绕丝部包括支架及若干环形绕丝,所述环形绕丝沿所述支架的轴向缠绕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至少包覆所述绕丝部,且所述保护套具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6]1)当所述绕丝部长时间在酸碱环境中发生腐蚀脱焊并产生开口时,由于所述绕丝部外包覆有保护套,且所述保护套的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使得所述树脂不会穿过所述保护套的网孔排出,解决了树脂泄露的问题,保证了混床的除盐水能力;
[0017]2)只需在现有的中排支管上安装保护套,改造简单方便,改造成本低;
[0018]3)提高了混床的正常使用寿命,可节约检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2]附图中:
[0023]1‑
保护套;2

连接部;3

绕丝部;4

环形卡槽;5

紧口绳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25]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0026]请参照图1

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包括支管主体及两个保护套1,所述支管主体包括连接部2及位于所述连接部2两端的绕丝部3,两个所述绕丝部3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相连接,所述绕丝部3包括支架及若干环形绕丝,所述环形绕丝沿所述支架的轴向缠绕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1至少包覆所述绕丝部3,且所述保护套1具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
径。
[0027]当所述绕丝部3长时间在酸碱环境中发生腐蚀脱焊并产生开口时,由于所述绕丝部3外包覆有保护套1,且所述保护套1的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使得所述树脂不会穿过所述保护套1的网孔排出,解决了树脂泄露的问题,保证了混床的除盐水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混床的正常使用寿命,可节约检修维护成本。并且,由于保护套1具有网孔,不会影响中排管的正常排水。
[002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管主体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部2即位于所述连接部2两端的绕丝部3,所述连接部2用于与中排母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背离所述绕丝部3的一端设有法兰盘,即所述连接部2的上端设有所述法兰盘,用于与所述中排母管法兰连接。所述中排母管沿轴向设有多个法兰盘连接口,所述中排支管沿所述中排母管的轴向分布,多个所述中排支管在所述中排母管上呈鱼刺型分布。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1也适用于其它的中排管结构,例如十字型,只要中排管结构中的支管为绕丝形式即可。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管主体及两个保护套,所述支管主体包括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绕丝部,两个所述绕丝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绕丝部包括支架及若干环形绕丝,所述环形绕丝沿所述支架的轴向缠绕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保护套至少包覆所述绕丝部,且所述保护套具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混床内的树脂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封闭,所述保护套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开口处设有紧口绳卡,所述紧口绳卡收紧于所述环形卡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床中排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磊张彩凤木塔力甫玉苏甫郭杰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