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93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包括增压系统、换向测试组件、测试台面、液压油路系统,增压系统、换向测试组件连通形成管路置于测试台面的一侧,液压油路系统置于测试台面另一侧,测试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且和换向测试组件、液压油路系统上预留的端口对应,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管线、双向油缸、侧管线、增压单向阀、增压过滤器、增压截流阀、增压油泵、增压油箱、增压溢流阀、第一换向阀、主换向阀,增压管线上并联有两个侧管线,同步对多个换向阀进行固定连接,形成多个换向阀的测试。形成多个换向阀的测试。形成多个换向阀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液压支架修理厂及液压支架大立柱生产厂使用的检测设备存在诸多缺点:阀件采用手动截止阀,需要工人去试验台上拧来拧去的操作,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内部阀件分散式布置,管路、接头数量多,高压试验容易发生泄露和损坏,影响检测效率;增压缸为手动换向增压缸,随着试验需要工人人工去扭动旋钮进行换向,操作不方便,容易损坏增压缸同时容易误操作致使试验无法进行;试验台为单工位试验台,每次只能对一根立柱进行检测,如果对立柱进行并联检测,则检测时如果有泄露时无法区分具体那一根漏了,还要单独检测;试验台多为手动试验台,整个试验过称需要人工去操作阀件完成各个动作,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试验台无计算机采集系统或者配置老式煤标系统,不能按照最新型国标或煤标项目进行检测,无法满足最新检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提供了一种同步对多个换向阀进行检查的,提高检测效率的试验台,增强稳定性和降低故障率,满足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的计算机控制试验台。
[0004]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包括增压系统、换向测试组件、测试台面、液压油路系统,增压系统、换向测试组件连通形成管路置于测试台面的一侧,液压油路系统置于测试台面另一侧,测试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且和换向测试组件、液压油路系统上预留的端口对应,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管线、双向油缸、侧管线、增压单向阀、增压过滤器、增压截流阀、增压油泵、增压油箱、增压溢流阀、第一换向阀、主换向阀,增压管线上并联有两个侧管线,双向油缸置于两个侧管线之间,侧管线上设置有增压单向阀、增压过滤器,所述增压单向阀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侧管线和双向油缸连接点两侧,双向油缸和主换向阀对应连通,主换向阀和增压油箱通过回油管线连通,主换向阀和增压油箱之间通过一组进油管线连通,进油管线上设置有增压截流阀、增压油泵,第一换向阀并联置于进油管线上,增压溢流阀置于增压油泵一侧,且和增压油箱连通,所述换向测试组件有多组独立的测试管组组成,换向测试组件包括测试换向阀、压力表、测试管线、第一液控单向阀、测试单向阀、第二液控管线、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管线,测试换向阀的多个端口分别引出测试管线,测试管线对应连接有测试管组,测试管组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测试单向阀、第二液控管线、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管线,第一液控管线和第一液控单向阀连接,第二液控管线和第二液控单向阀连接,所述液压油路系统包括蓄压罐、油路回油箱、供油箱、供油过滤器、供油泵、供油溢流阀、给油管线、供油阀,第二液控管线、第一液控管线对应并入液压油路系统
上,多个第二液控管线并联置于油路回油箱上,油路回油箱和供油箱连通,多个第一液控管线并联置于给油管线上,给油管线和供油箱连通,给油管线上设置有供油过滤器、供油泵、供油溢流阀、供油阀,蓄压罐置于给油管线上;
[0005]所述侧管线上的两个增压单向阀方向相反;
[0006]所述测试换向阀为两位四通结构;
[0007]所述供油阀为电控阀体;
[0008]所述蓄压罐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蓄压罐为两个罐体并联形成;
[0009]所述给油管线上设置有两个供油过滤器,且分别位于给油管线端部、以及供油泵、供油阀之间;
[0010]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反向相反。
[0011]有益效果:
[0012]一、同步对多个换向阀进行固定连接,形成多个换向阀的测试;
[0013]二、调节油路,对独立的换向阀进行测试,提高整体测试效率;
[0014]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的控制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增压系统控制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的换向测试组件的控制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的液压油路系统的控制图。
[0019]附图中:
[0020]1、增压系统;2、换向测试组件;3、测试台面;4、液压油路系统;100、增压管线;101、双向油缸;102、侧管线;103、增压单向阀;104、增压过滤器;105、增压截流阀;106、增压油泵;107、增压油箱;108、增压溢流阀;109、第一换向阀;110、主换向阀;20、测试换向阀;21、压力表;22、测试管线;23、第一液控单向阀;24、测试单向阀;25、第二液控管线;26、第二液控单向阀;27、第一液控管线;40、蓄压罐;41、油路回油管;42、供油箱;43、供油过滤器;44、供油泵;45、供油溢流阀;46、给油管线;47、供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根据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包括增压系统1、换向测试组件2、测试台面3、液压油路系统4,增压系统1、换向测试组件2连通形成管路置于测试台面3的一侧,液压油路系统4置于测试台面3另一侧,测试台面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且和换向测试组件2、液压油路系统4上预留的端口对应,所述增压系统1包括增压管线100、双向油缸101、侧管线102、增压单向阀103、增压过滤器104、增压截流阀105、增压油泵106、增压油箱107、增压溢流阀108、第一换向阀109、主换向阀110,增压管线100上并联有两个侧管线102,
双向油缸101置于两个侧管线102之间,侧管线102上设置有增压单向阀103、增压过滤器104,所述增压单向阀10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侧管线102和双向油缸101连接点两侧,双向油缸101和主换向阀110对应连通,主换向阀110和增压油箱107通过回油管线连通,主换向阀110和增压油箱107之间通过一组进油管线连通,进油管线上设置有增压截流阀105、增压油泵106,第一换向阀109并联置于进油管线上,增压溢流阀108置于增压油泵106一侧,且和增压油箱107连通,所述换向测试组件2有多组独立的测试管组组成,换向测试组件2包括测试换向阀20、压力表21、测试管线22、第一液控单向阀23、测试单向阀24、第二液控管线25、第二液控单向阀26、第一液控管线27,测试换向阀20的多个端口分别引出测试管线22,测试管线22对应连接有测试管组,测试管组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23、测试单向阀24、第二液控管线25、第二液控单向阀26、第一液控管线27,第一液控管线27和第一液控单向阀23连接,第二液控管线25和第二液控单向阀26连接,所述液压油路系统4包括蓄压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换向阀计算机采集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系统(1)、换向测试组件(2)、测试台面(3)、液压油路系统(4),增压系统(1)、换向测试组件(2)连通形成管路置于测试台面(3)的一侧,液压油路系统(4)置于测试台面(3)另一侧,测试台面(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且和换向测试组件(2)、液压油路系统(4)上预留的端口对应,所述增压系统(1)包括增压管线(100)、双向油缸(101)、侧管线(102)、增压单向阀(103)、增压过滤器(104)、增压截流阀(105)、增压油泵(106)、增压油箱(107)、增压溢流阀(108)、第一换向阀(109)、主换向阀(110),增压管线(100)上并联有两个侧管线(102),双向油缸(101)置于两个侧管线(102)之间,侧管线(102)上设置有增压单向阀(103)、增压过滤器(104),所述增压单向阀(10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侧管线(102)和双向油缸(101)连接点两侧,双向油缸(101)和主换向阀(110)对应连通,主换向阀(110)和增压油箱(107)通过回油管线连通,主换向阀(110)和增压油箱(107)之间通过一组进油管线连通,进油管线上设置有增压截流阀(105)、增压油泵(106),第一换向阀(109)并联置于进油管线上,增压溢流阀(108)置于增压油泵(106)一侧,且和增压油箱(107)连通,所述换向测试组件(2)由多组独立的测试管组组成,换向测试组件(2)包括测试换向阀(20)、压力表(21)、测试管线(22)、第一液控单向阀(23)、测试单向阀(24)、第二液控管线(25)、第二液控单向阀(26)、第一液控管线(27),测试换向阀(20)的多个端口分别引出测试管线(22),测试管线(22)对应连接有测试管组,测试管组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23)、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富徐文文侯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维科特液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