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的筛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937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的筛选。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得到一种四爿藻,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6,该藻株在35℃高温下培养的OD750可达3.0以上,且该藻株在200μ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的筛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的筛选。

技术介绍

[0002]微藻是一类在水体中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能够通过其高效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吸收CO2和H2O,将它们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O2。细胞代谢产生多糖、蛋白质、油脂、色素等,使其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生物饵料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0003]微藻本身为纯天然绿色生物性饵料,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并且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藻营养丰富且易被鱼虾吸收消化,用微藻生物饵料取代传统饵料科学养殖鱼虾,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提高存活率,降低药成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微藻作为生物饵料的培养利用比较广泛,能够进行人工大量培养的微藻饵料有小球藻、扁藻、角毛藻等。
[0004]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微藻饵料,缺乏既定标准,造成微藻浓度低、饵料效价低。因此,微藻养殖的一大目标是培育高浓度的微藻饵料以满足育苗需求。
[0005]南方沿海地区的微藻养殖更为困难。因南方地区夏天的温度远远高于微藻的适宜生长温度,微藻不能在这类环境下快速增长,这大大限制了微藻的产业化生产。所以,有必要筛选出新的耐热的微藻株,以用于南方等地高温天气下的水产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高光的四爿藻及其培养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的四爿藻。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四爿藻的培养方法的步骤如下: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的四爿藻接种于液体培养基,15℃~35℃,光照50μE
·
m
‑2·
s
‑1~200μE
·
m
‑2·
s
‑1,进行培养。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接种方式为将藻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所述接种至初始OD
750
为0.5。作为优选,所述藻液为生长对数期的藻液。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F/2液体培养基。
[0011]一些实施例中,F/2培养基可以设置不同的盐浓度。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爿藻MEW

A

176的最适培养条件,温度为35℃,光强为200μE
·
m
‑2·
s
‑1。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的光照的时长为24小时/天。
[0014]本专利技术测定了高温高光环境下所述的四爿藻的蛋白含量、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淀粉含量、油脂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爿藻MEW

A

176在
高温高光环境下培养,它的蛋白占藻体干重48.156%(包括丰富的必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占藻体干重24.57%、淀粉占藻体干重17.109%、油脂占藻体干重12.49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2.3%,营养丰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爿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作为水产饲料的原料。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四爿藻在制备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产饲料为鱼或虾的饲料。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产饲料,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爿藻。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其包括给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产饲料。
[0018]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一种四爿藻,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6,该藻株在35℃高温下培养的OD750可达3.0以上,且该藻株在200μE
·
m
‑2·
s
‑1光照条件下比在50μE
·
m
‑2·
s
‑1光照条件长势好。高温高光培养条件下,该藻株密度高,其干重中含蛋白48.156%(包括丰富的非必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24.57%、淀粉17.109%、油脂12.49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2.3%。该藻株营养丰富,适宜作为鱼虾的饵料。
[0019]生物保藏说明
[0020]四片藻MEW

A

176Tetraselmis sp.MEW

A

176,于2021年09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216。
[0021]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爿藻MEW

A

176在保藏时用名为四片藻MEW

A

176。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四爿藻MEW

A

176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23]图2示四爿藻MEW

A

176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24]图3示四爿藻MEW

A

176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25]图4示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图;
[0026]图5示碳水化合物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图;
[0027]图6示淀粉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图;
[0028]图7示藻种的色素含量;
[0029]图8示藻种在高温高光条件下所测定的部分生理指标;
[0030]图9示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藻细胞图片;
[0031]图10示藻种的脂肪酸测定的饼状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特异性菌株及其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
[003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材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例1藻株的分离鉴定
[0035](1)藻株的分离培养
[0036]采集土壤和水样。样品到达实验室后,将石头、鹅卵石和稻草移走清洗样品,样品置于4℃待用。将土壤样品彻底混合,将具有代表性的10~15g土壤或10mL均匀混合的水样加入装有100mL的F/2培养基的烧瓶中。
[0037]将烧瓶置于25℃恒温环境,给予强度为100μE
·
m
‑2·
s
‑1,每天16小时的光照,直到培养基的颜色变为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的四爿藻。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爿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1的四爿藻接种于培养基,15℃~35℃,光照50μE
·
m
‑2·
s
‑1~200μE
·
m
‑2·
s
‑1,进行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的方式为藻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初始OD
750
为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延笃杨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