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银合金线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涉及到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的铜银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银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与力学性能,常用作强磁场用磁体材料与电接触材料,在高强磁场、电子电气等领域应用广泛。为适应使役环境的复杂化,对Cu
‑
Ag合金材料的强度与导电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强磁场领域,为实现强度达到100T的强磁场,要求磁场磁体材料的抗拉强度>1 GPa,导电率>70%IACS。
[0003]对于铜银合金而言,冷变形与元素添加等是提高合金强度的传统方法,但传统强化手段都以牺牲材料的导电性为代价,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伴随着合金导电率的下降,即强度
‑
导电率呈倒置关系。例如,添加合金化元素会增加铜基体中溶质原子含量,从而降低基体的导电性能;形变会使合金中引入大量位错并增加界面密度,从而降低材料导电性能。如何破解强度
‑
导电率呈倒置关系这一难题,在不损失或少损失材料的导电性的前提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银合金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铜银合金的组分为:Ag为18
‑
26 wt.%,La为0.02
‑
0.25wt.%,Sc与La的质量比为0.5
‑
1.5,余量为Cu;其具体工艺步骤包括:步骤一、按组分比例将纯铜、纯银、纯钪及铜镧中间合金装入石墨坩埚,将所述石墨坩埚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内;首先,将真空感应熔炼炉内的真空度控制在8.0
×
10
‑2Pa以下,随后在熔炼炉内通入氩气或氮气;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保护下将炉内温度升高至1100
‑
1250℃,将金属原料熔化;当金属完全熔化后,将金属溶液保温10
‑
30分钟,取出,浇注入铁制方形模具,制成铜银合金铸坯;步骤二、将所述的铜银合金铸坯切头尾、铣面后,放入温度为680℃
‑
720℃的加热炉内保温30min
‑
2h后,热轧成铜银合金板材,其中热轧压下率大于20%;步骤三、将所述铜银合金板材进行淬火处理,制成淬火态铜银合金板材;步骤四、将所述淬火态铜银合金板材放置加热炉中,在420℃
‑
50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20h
‑
60h后风冷制成退火态铜银合金板材;步骤五、将退火态铜银合金板材切割成矩型材,高宽比在0.92至1之间,长宽比大于或等于10;步骤六、将所述矩型材进行酸洗处理,通过酸洗、脱水并烘干后,去除矩型材表面的氧化层;步骤七、将矩型材进行型辊轧制,轧制成截面为圆形的棒材,总轧制应变为2
‑
4;步骤八、将所述棒材进行若干道次拉拔形成线材,拉拔的温度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滨,谢明旺,邓永芳,陈辉明,汪航,杨斌,周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