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67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原料:胶原蛋白、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功能细胞及组织器官。干细胞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作用,可通过高活性干细胞的回输来激活人体自身的“自愈功能”,对病变的细胞进行补充与调控,激活细胞功能,增加正常细胞的数量,提高细胞的活性,改善细胞的质量,防止和延缓细胞的病变,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疾病康复、对抗衰老的目的。
[0003]临床上干细胞使用量较大,传统培养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批量高活性的干细胞。目前多采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干细胞的大规模扩增,但目前常用微载体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
[0004]1)细胞培养过程中所受剪切力较大;
[0005]2)干细胞回收困难;
[0006]3)微载体提供的生长表面积有限。
[0007]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该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原料:胶原蛋白、L

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

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

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和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百分比的原料:10%~30%的胶原蛋白、0.001%~0.1%的L

谷氨酰胺、0.001%~0.1%的硫酸镁,0.005%~0.2%的氯化钙、0.01%~0.5%的氯化钾、0.01%~0.5%的丙酮酸钠、0.1%~1%的D

葡萄糖、0.1%~5%的碳酸氢钠、0.1%~5%氯化钙、0.01%~0.5%的L

甲硫氨酸和0.1%~5%的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余量为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粒径为500~800μ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内部呈有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能够被胰蛋白酶消化溶解。
[0015]进一步地,所述胶原蛋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获得。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将胶原蛋白、L

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

葡萄糖、碳酸氢
钠、氯化钙、L

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按配比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充分搅拌,直至所有成分完全溶解,形成半凝胶;
[0018]2)通过微流道间歇式向步骤1)得到的半凝胶中通入等量空气,形成均一气泡,气泡充满材料后停止通气;
[0019]3)等待半凝胶完全凝固,穿透贯通半凝胶内气泡,形成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
[0020]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130℃。
[0021]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微流道为直径3~5μm的管道。
[0022]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穿透贯通半凝胶内气泡的具体操作为:使用直径50~150μm的穿刺针进行交叉穿刺,贯通半凝胶内气泡。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可溶性微载体中胶原蛋白能够促进哺乳类动物细胞的贴附及生长;可溶性微载体中微米多孔结构为细胞生长提供了大量的生长表面积,达到4500cm2~6000cm2/g;细胞在微载体内部进行生长,大大减小了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搅拌引起的剪切力对细胞的影响,简化最终的细胞回收过程,保证最终回收得到高质量的干细胞。
[002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实施例1中可溶性微载体的电子显微镜示意图;
[0028]图2是实施例1中干细胞在可溶性微载体的40倍显微镜生长图;
[0029]图3是实施例1中可溶性微载体和细胞的40倍显微镜消化图;
[0030]图4是实施例1中Cytodex

1和细胞的40倍显微镜消化图;
[0031]图5是实施例1中干细胞在不同微载体上的增值曲线图;
[0032]图6是实施例1中干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所述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百分比的原料:10%~30%的胶原蛋白、0.001%~0.1%的L

谷氨酰胺、0.001%~0.1%的硫酸镁,0.005%~0.2%的氯化钙、0.01%~0.5%的氯化钾、0.01%~0.5%的丙酮酸钠、0.1%~1%的D

葡萄糖、0.1%~5%的碳酸氢钠、0.1%~5%氯化钙、0.01%~0.5%的L

甲硫氨酸和0.1%~5%的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余量为水。
[0035]可溶性微载体的粒径为500~800μm。可溶性微载体的内部呈有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
[0036]其中,胶原蛋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获得,胶原蛋白能够促进哺乳类动物细胞的贴附及生长。可溶性微载体能够被胰蛋白酶消化溶解。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具有缓冲作用,在细胞由微载体上消化下来后,保护细胞,避免细胞被过度消化。
[0037]上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1)将胶原蛋白、L

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

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

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按配比加入水中,在130℃调节下加热溶解,充分搅拌,直至所有成分完全溶解,形成半凝胶;
[0039]2)通过微流道间歇式向步骤1)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其特征在于,该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原料:胶原蛋白、L

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

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

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百分比的原料:10%~30%的胶原蛋白、0.001%~0.1%的L

谷氨酰胺、0.001%~0.1%的硫酸镁,0.005%~0.2%的氯化钙、0.01%~0.5%的氯化钾、0.01%~0.5%的丙酮酸钠、0.1%~1%的D

葡萄糖、0.1%~5%的碳酸氢钠、0.1%~5%氯化钙、0.01%~0.5%的L

甲硫氨酸和0.1%~5%的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粒径为500~8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内部呈有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载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圣美细胞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