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50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长条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中,在长度的两端,还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凸伸有轮廓投影为圆弧形形状的凸伸部;所述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表面和侧表面;所述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长条方形形状的两条短边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直线型的主切削刃,在对应于凸伸部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圆弧切削刃,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呈相切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同时满足仿形车削和端面车削的基础上,既具有低成本、高经济性的特点,又可减小加工阻力,提升刀片的性能,同时还可保证加工工件内壁圆弧与直线交接出完美过渡。出完美过渡。出完美过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


[0001]本技术涉及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

技术介绍

[0002]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刀具的种类繁多,有用于加工各种外表面的刀具,用于孔加工的刀具,用于螺纹加工的刀具,用于齿轮加工的刀具,用于切断的刀具等等。工程机械的支重轮内壁加工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加工难题,由于支重轮内壁形状复杂,加工时同时存在仿形车削和端面车削,使用标准刀具加工时没有足够的避让空间容易干涉,且工件内壁的粗糙度要求一般为Ra4.5

Ra8.8,需要在加工时提高进给来获取足够粗糙的表面,对刀片的整体强度也是一个考验。现有技术中,对于支重轮工件加工都是采用非标定制的刀具,常见的刀具形式为单刃仿形车刀,刀片与定位面之间会形成一个90度的拐角,以保证足够的避让空间,满足复杂的内壁仿形车削及端面车削。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刀片生产难度大,成本高,导致刀片定价长期居高不下,而且每片刀只能使用一次,无法实现转位使用。对于支重轮加工的厂家来说,此类刀具采购成本高,且刀具经济性差,无法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在同时满足仿形车削和端面车削的基础上,一方面具有低成本、高经济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可减小加工阻力,提升刀片的性能,同时还可保证加工工件内壁圆弧与直线交接出完美过渡。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长条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中,在长度的两端,还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凸伸有轮廓投影为圆弧形形状的凸伸部;所述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表面和侧表面;所述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长条方形形状的两条短边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直线型的主切削刃,由主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前刀面,由主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后刀面;所述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凸伸部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圆弧切削刃,由圆弧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由圆弧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后刀面;所述主切削刃前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的切削前角,以及所述主切削刃后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后刀面的切削后角分别设为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呈相切过渡。
[0005]所述刀片本体中,由主切削刃前刀面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具有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的反屑角的主切削刃的断屑槽反屑面;由圆弧切削刃前刀面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具有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的反屑角
的圆弧切削刃的断屑槽反屑面。
[0006]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前刀面之间还设有直线切削刃带;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圆弧切削刃前刀面之间还设有圆弧切削刃带。
[0007]所述直线切削刃带和所述圆弧切削刃带具有同等宽度的刃宽,且宽度变化范围为0~1mm。
[0008]所述主切削刃的切削前角的变化范围为0
°
~60
°
,切削前角大于60
°
,此时的刀片楔角只有不足30
°
,刀尖强度已不足以保证刀片进行切削加工;切削后角的变化范围为0
°
~45
°
,切削后角大于45
°
时,会使刀片后刀面的支撑强度降低,容易崩刃;反屑角的变化范围为0
°
~60
°
,反屑角大于60
°
,反屑面会接近于垂直,反屑效果降低,会影响正常排屑。
[0009]所述圆弧切削刃的切削前角的变化范围为0
°
~60
°
,切削前角大于60
°
,此时的刀片楔角只有不足30
°
,刀尖强度已不足以保证刀片进行切削加工;切削后角的变化范围为0
°
~45
°
,切削后角大于45
°
时,会使刀片后刀面的支撑强度降低,容易崩刃;反屑角的变化范围为0
°
~60
°
,反屑角大于60
°
,反屑面会接近于垂直,反屑效果降低,会影响正常排屑。
[0010]所述圆弧切削刃的圆弧的角度范围是0~180度。
[0011]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在对应于长条方形形状的两条长边的位置,还设有互为平行的两个支撑面。
[0012]所述刀片本体中,在上表面和下表面还分别设有一个横截面呈V形的V形定位槽。
[0013]所述V形定位槽的V形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刀片本体中,在长度的两端,还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凸伸有轮廓投影为圆弧形形状的凸伸部;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长条方形形状的两条短边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直线型的主切削刃,由主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前刀面,由主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后刀面;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凸伸部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圆弧切削刃,由圆弧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由圆弧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后刀面;所述主切削刃前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的切削前角,以及所述主切削刃后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后刀面的切削后角分别设为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呈相切过渡。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是在一个刀片上设置四个圆弧切削刃和两个直线切削刃,可同时满足仿形车削和端面车削,而且圆弧切削刃与直线切削刃呈平顺过度,无交接点,可保证加工工件内壁圆弧与直线交接出完美过渡;本技术利用四个圆弧切削刃可进行四次转位,极大地提高了刀片的经济性;本技术同时在每个圆弧切削刃及直线切削刃都设置断屑槽,可减小加工阻力,合理断屑,提升刀片的性能。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一个角度);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
[0024]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1;所述刀片本体1的轮廓投影为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长条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中,其特征在于:在长度的两端,还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凸伸有轮廓投影为圆弧形形状的凸伸部;所述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表面和侧表面;所述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长条方形形状的两条短边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直线型的主切削刃,由主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前刀面,由主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主切削刃后刀面;所述刀片本体中,在对应于凸伸部的位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相交形成圆弧切削刃,由圆弧切削刃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由圆弧切削刃沿侧表面向下侧方向延伸设置圆弧切削刃后刀面;所述主切削刃前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前刀面的切削前角,以及所述主切削刃后刀面和圆弧切削刃后刀面的切削后角分别设为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呈相切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中,由主切削刃前刀面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具有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的反屑角的主切削刃的断屑槽反屑面;由圆弧切削刃前刀面沿上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具有随被加工工件轮廓的外形变化而对应变化的反屑角的圆弧切削刃的断屑槽反屑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前刀面之间还设有直线切削刃带;所述圆弧切削刃与所述圆弧切削刃前刀面之间还设有圆弧切削刃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维龙姚明海王杰伟谢子欣郜勇博祝泉水高汉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