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片型电动机。既往各种类型的电动机,包括交流、直流电动机以及步进电动机等,从其结构上说,都是“筒式”的定子套在“柱式”的转子外边,即“外套”式结构。这是当前所有电动机的基本模式,这种传统的电动机有如下缺欠1.磁路长,其有效磁路长度为转子半径的4~7倍,不仅浪费了导线和导磁材料,并加大了体积和重量,而且使铁心和导线造成的损耗较大,因而导致成本高、效率低。2.转子半径小,转子力矩没有获得力矩的最佳值。3.电动机转子被封闭在定子腔内,不仅在运行中散热不好,而且在安装和维修上非常不方便。4.电动机轴向长度长,只有轴向长度加长才能增加有效磁场区间。即使是一些特殊用径的所谓超薄式电动机,也是以牺牲有效磁场长度,并以加大机身半径的方式弥补,对于小型直流电动机的绕线电枢式和印刷绕组式盘形结构,则有碍于形成强力磁场区,故不能产生大容量动力,而不能作为工业生产的驱动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厚度小,且转矩大的电动机。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机座、片式转子、两个片式定子、定子支架、转子轴、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在机座内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式电动机,它包括机座、片式转子、两个片式定子、定子支架、转子轴、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和转子滑环,在机座内设有定子支架、转子轴固接于转子上,转子轴的一端设有转子滑环或整流子,在转子与定子上绕有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支架上固定有圆片环形定子,在两定子间与两定子平行且同轴设置一圆片形转子,转子轴与转子同轴固接并穿过两定子中心处,在转子和定子上沿其径向绕有绕组,其中两定子的绕组绕在面向转子一侧的平面内,转子的绕组分别绕在面向转子的两平面内,定子与转子绕组的绕线方向为径向;。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