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2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包括反应釜以及连接于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叶,分别设于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相邻的两个搅拌叶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竖直间隔d;第一搅拌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搅拌齿轮,第一搅拌齿轮传动连接有搅拌电机;第二搅拌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搅拌齿轮,第一搅拌齿轮和第二搅拌齿轮相啮合,第二搅拌杆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搅拌杆的水平高度的升降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过对搅拌结构进行搅拌调节,使用不同配方的硅PU涂料的搅拌工作,提高搅拌效率。提高搅拌效率。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硅PU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牛顿流体(普通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面将呈凹形;而对于非牛顿流体(黏弹性流体),却向搅拌中心流动,并沿搅拌杆向上爬,液面变成凸形,甚至在搅拌杆旋转速度很低时,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硅PU液体状态下属于非牛顿流体,往往很多设计硅PU生产设备的厂家都会忽略这样的问题,都是采用普通液体的搅拌设置。
[0003]如果采用普通液体的搅拌设置,在液体硅PU生产中会存在一下问题:1.由于硅PU会爬杆现象一方面容易抱死搅拌杆导致搅拌效率降低,另一方面硅PU的反应釜只能限定满缸或半缸生产,满缸时存在容易原料吸到密封圈上去,半缸使生产效率低;2.电机由于爬杆造成输出扭力不平衡,导致电机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提供双杆式搅拌结构,避免原料满缸时溢出于密封圈,延长电机寿命,并且实现可调节的硅PU搅拌,适用性广,提高搅拌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包括反应釜以及连接于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叶,分别设于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相邻的两个搅拌叶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竖直间隔d;第一搅拌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搅拌齿轮,第一搅拌齿轮传动连接有搅拌电机;第二搅拌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搅拌齿轮,第一搅拌齿轮和第二搅拌齿轮相啮合,第二搅拌杆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搅拌杆的水平高度的升降驱动机构。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底部的升降驱动气缸,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活动伸入至反应釜的内部,并且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搅拌杆轴承,第二搅拌杆的端部与搅拌杆轴承相接。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竖直间隔d的大小为10cm

30cm。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齿轮与第二搅拌齿轮为规格相同的正齿轮,这两个正齿轮之间部分啮合或全部啮合,这两个正齿轮部分啮合时,二者之间的啮合部分至少为三分之二。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升降轴承机构,升降轴承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顶部的轴承座以及上下滑动安装于轴承座的滑动轴承,第二搅拌杆上部连接于滑动轴承。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进料口呈漏斗状设置,进料口的底部旋转套设有传动齿轮
套,传动齿轮套固接有一转动轴,转动轴紧贴于进料口的内侧面,并且在传动齿轮套带动下旋转作用于进料口的内侧面;进料口的旁侧设置有进料辅助电机,进料辅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辅助主动齿轮,辅助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套啮合连接。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通过相对浮动设计的双杆搅拌结构对反应釜内的硅PU涂料进行搅拌处理,通过调节左右相邻的搅拌叶之间的竖直间隔d对双杆搅拌结构的搅拌速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配方的硅PU涂料的搅拌工作,提高设备的适用性以及搅拌效率;通过在进料口设置旋转作用于进料口的转动轴,在上料时对原材料进行旋转搅动,避免原材料粘附于进料口的内侧面,使上料更加顺利,避免堵塞进料口。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包括反应釜1以及连接于反应釜1顶部的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的内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叶20,分别设于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的相邻的两个搅拌叶20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竖直间隔d;第一搅拌杆2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搅拌齿轮31,第一搅拌齿轮31传动连接有搅拌电机30;第二搅拌杆2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搅拌齿轮32,第一搅拌齿轮31和第二搅拌齿轮32相啮合,第二搅拌杆22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搅拌杆22的水平高度的升降驱动机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通过相对浮动设计的双杆搅拌结构对反应釜1内的硅PU涂料进行搅拌处理,通过调节左右相邻的搅拌叶20之间的竖直间隔d对双杆搅拌结构的搅拌速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配方的硅PU涂料的搅拌工作,提高设备的适用性以及搅拌效率。
[0017]具体地,反应釜1通过一支撑架2进行底部支撑并升高至一设定高度,有便于利用重力出料,反应釜1的离地高度为0.3m

1m。
[0018]具体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1底部的升降驱动气缸23,升降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活动伸入至反应釜1的内部,并且升降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搅拌杆轴承24,第二搅拌杆22的端部与搅拌杆轴承24相接。
[0019]具体地,竖直间隔d的大小为10cm

30cm。
[0020]具体地,第一搅拌齿轮31与第二搅拌齿轮32为规格相同的正齿轮,这两个正齿轮之间部分啮合或全部啮合,这两个正齿轮部分啮合时,二者之间的啮合部分至少为三分之二。
[0021]具体地,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升降轴承机构,升降轴承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1顶部的轴承座以及上下滑动安装于轴承座的滑动轴承,第二搅拌杆22上部连接于滑动轴承。
[0022]具体地,进料口4呈漏斗状设置,进料口4的底部旋转套设有传动齿轮套52,传动齿轮套52固接有一转动轴41,转动轴41紧贴于进料口4的内侧面,并且在传动齿轮套52带动下旋转作用于进料口4的内侧面;进料口4的旁侧设置有进料辅助电机50,进料辅助电机50的输出轴连接有辅助主动齿轮51,辅助主动齿轮51与传动齿轮套52啮合连接。通过在进料口4设置旋转作用于进料口4的转动轴41,在上料时对原材料进行旋转搅动,避免原材料粘附于进料口4的内侧面,使上料更加顺利,避免堵塞进料口4。
[0023]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包括反应釜(1)以及连接于反应釜(1)顶部的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的内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叶(20),分别设于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22)的相邻的两个搅拌叶(20)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竖直间隔d;第一搅拌杆(2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搅拌齿轮(31),第一搅拌齿轮(31)传动连接有搅拌电机(30);第二搅拌杆(2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搅拌齿轮(32),第一搅拌齿轮(31)和第二搅拌齿轮(32)相啮合,第二搅拌杆(22)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搅拌杆(22)的水平高度的升降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升降驱动气缸(23),升降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活动伸入至反应釜(1)的内部,并且升降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搅拌杆轴承(24),所述第二搅拌杆(22)的端部与搅拌杆轴承(24)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PU涂料可调式搅拌加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伯特高新地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