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的循环多通道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的循环多通道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动汽车逐渐开始普及,电动汽车在使用时,若遇到电量不足的情况,需要使用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会散热热量,若温度过高,容易加剧其内部结构的老化,因此,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充电桩稳定的工作,会在充电桩外壳上设置散热孔,然后再通过风机来提高充电桩外壳内部空气的流动速率,从而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处理,此种散热方式较为单一,虽然可以通过设置滤网来防止灰尘进入到充电桩外壳内,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仍会有灰尘进入充电桩外壳内,久而久之,灰尘在充电桩内部模块上堆积,容易导致模块故障,且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散热方式较为单一,长时间使用后仍会有灰尘进入,从而导致充电桩寿命缩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循环多通道散热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的循环多通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充电桩外壳(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蓄水箱(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一侧;制冷设备(4),安装在所述蓄水箱(3)内,且制冷头延伸进所述蓄水箱(3)内;上环形管(10)、下环形管(11),分别安装在所述充电桩外壳(2)内部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上环形管(10)、下环形管(11)上分别设有多个竖直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上环形管(10)、下环形管(11)相对应的连接孔之间通过竖管(12)连接;水泵(5),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外壳(2)靠近蓄水箱(3)的一侧,其中,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3),所述输水管(13)远离水泵(5)的一端延伸进蓄水箱(3)内,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14)与上环形管(10)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下环形管(11)的出水口与蓄水箱(3)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袁海龙,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助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