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62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包括泵头壳体、泵头转轴和泵头涡扇,泵头转轴转动设于泵头壳体,泵头转轴一端贯穿泵头壳体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外接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泵头涡扇转动设于泵头壳体内,且泵头涡扇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的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的单向阀、密封弹性环套、弹性泡、气孔、密封槽、自吸气密组件、抵接套筒、抵接凸条、连接杆、连接套和流孔,来生成气液高度融合的微气泡液体,实现以较为简便的方式直接生成微气泡液体,解决了传统的多个设备配合使用,较为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使用不便的问题。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

技术介绍

[0002]泵头铸件主要由泵头壳体、泵头转轴、泵头涡扇等常规零件组成,其作用是在电机的带动下吸取液体,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要对液体和气体混合时,其通常是通过电机带动泵头铸件吸取液体注入到微气泡发生器中,然后气体管通过气压器施压将气体注入到微气泡发生器内,微气泡发生器在对其进行混合搅动,生成微气泡液体,此过程需要多个设备配合使用,较为繁琐,不够方便;
[000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单向阀、密封弹性环套、弹性泡、气孔、密封槽、自吸气密组件、抵接套筒、抵接凸条、连接杆、连接套和流孔,来生成气液高度融合的微气泡液体,实现以简便的方式直接生成微气泡液体,解决传统的多个设备配合使用,较为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包括泵头壳体、泵头转轴和泵头涡扇,所述泵头转轴转动设于泵头壳体,所述泵头转轴一端贯穿泵头壳体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外接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泵头涡扇转动设于泵头壳体内,且泵头涡扇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的外端,所述泵头壳体内设有密封弹性环套和抵接套筒,所述密封弹性环套的外端固定设于泵头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密封弹性环套的内腔贯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泵头壳体上,所述密封弹性环套与抵接套筒间隙配合,所述密封弹性环套的内端设有弹性泡,所述弹性泡开设有气孔,且密封弹性环套、弹性泡和气孔贯通连接,所述弹性泡内适配有自吸气密组件,所述自吸气密组件设于密封弹性环套内,所述抵接套筒转动设于泵头壳体内,所述抵接套筒的外端固定设有抵接凸条,且抵接凸条远离抵接套筒的一端与弹性泡活动抵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套筒的内端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的外端,且连接套对称设于泵头涡扇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泡等距设置并构成一列,且弹性泡设有多列,多列的所述弹性泡以密封弹性环套的圆心为中心按环形阵列分布,且弹性泡与密封弹性环套为一体化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自吸气密组件包括缸套、密封弹簧、密封滑杆、连接弧板和连接环套,所述缸套固定设于密封弹性环套的中心部,且缸套设于弹性泡的正上方,所述密封滑杆滑动设于缸套内,且密封滑杆的一端贯穿缸套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与连接弧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弹簧滑动套接于密封滑杆的顶部外端,所述连接环套固定套接于密封滑杆的
外端,所述密封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环套的顶面和缸套的顶壁,所述连接弧板的两侧与密封弹性环套的内壁滑动抵接,所述连接弧板的底面等距设有若干个密封圆凸,所述密封圆凸与弹性泡一一对应,且密封圆凸嵌设于弹性泡内,且密封圆凸的底部外端抵接于弹性泡的内壁,所述密封圆凸的底端固定设有密封凸弧和导向圆凸,所述密封圆凸开设于适配密封凸弧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气孔为一体化流道,所述密封凸弧设于密封槽内,所述导向圆凸固定设于密封凸弧的底部中心处,且导向圆凸设于气孔内。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是通过设置单向阀、密封弹性环套、弹性泡、气孔、密封槽、自吸气密组件、抵接套筒、抵接凸条、连接杆、连接套和流孔,来生成气液高度融合的微气泡液体,实现以简便的方式直接生成微气泡液体,解决传统的多个设备配合使用,较为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4]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侧剖图;
[0015]图3示出了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示出了自吸气密组件收缩状态示意图;
[0017]图5示出了缸套处剖面放大图;
[0018]图6示出了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例说明:1、泵头壳体;2、泵头转轴;3、泵头涡扇;4、单向阀;5、密封弹性环套;6、弹性泡;7、气孔;8、密封槽;9、自吸气密组件;10、抵接套筒;11、抵接凸条;12、连接杆;13、连接套;14、流孔;901、缸套;902、密封弹簧;903、密封滑杆;904、连接弧板;905、连接环套;906、密封圆凸;907、密封凸弧;908、导向圆凸。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包括泵头壳体1、泵头转轴2和泵头涡扇3,泵头转轴2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泵头转轴2一端贯穿泵头壳体1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外接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泵头涡扇3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内,且泵头涡扇3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2的外端,泵头壳体1内设有密封弹性环套5和抵接套筒10,密封弹性环套5的外端固定设于泵头壳体1的内壁上,密封弹性环套5的内腔贯通连接有单向阀4,单向阀4安装于泵头壳体1上,密封弹性环套5与抵接套筒10间隙配合,密封弹性环套5的内端设有弹性泡6,弹性泡6开设有气孔7,且密封弹性环套5、弹性泡6和气孔7贯通连接,弹性泡6内适配有自吸气密组件9,自吸气密组件9设于密封弹性环套5内,抵接套筒10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内,抵接套筒10的外端固定设有抵接凸条11,且抵接凸条11远离抵接套筒10的一端与弹性泡6活动抵接,抵接套筒10的内端
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2的外端,且连接套13对称设于泵头涡扇3的两侧,抵接套筒10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孔14,弹性泡6等距设置并构成一列,且弹性泡6设有多列,多列的弹性泡6以密封弹性环套5的圆心为中心按环形阵列分布,且弹性泡6与密封弹性环套5为一体化结构;
[0023]自吸气密组件9包括缸套901、密封弹簧902、密封滑杆903、连接弧板904和连接环套905,缸套901固定设于密封弹性环套5的中心部,且缸套901设于弹性泡6的正上方,密封滑杆903滑动设于缸套901内,且密封滑杆903的一端贯穿缸套901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与连接弧板904固定连接,密封弹簧902滑动套接于密封滑杆903的顶部外端,连接环套905固定套接于密封滑杆903的外端,密封弹簧90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环套905的顶面和缸套901的顶壁,连接弧板904的两侧与密封弹性环套5的内壁滑动抵接,连接弧板904的底面等距设有若干个密封圆凸906,密封圆凸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包括泵头壳体(1)、泵头转轴(2)和泵头涡扇(3),所述泵头转轴(2)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所述泵头转轴(2)一端贯穿泵头壳体(1)的内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外接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泵头涡扇(3)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内,且泵头涡扇(3)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2)的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壳体(1)内设有密封弹性环套(5)和抵接套筒(10),所述密封弹性环套(5)的外端固定设于泵头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密封弹性环套(5)的内腔贯通连接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安装于泵头壳体(1)上,所述密封弹性环套(5)与抵接套筒(10)间隙配合,所述密封弹性环套(5)的内端设有弹性泡(6),所述弹性泡(6)开设有气孔(7),且密封弹性环套(5)、弹性泡(6)和气孔(7)贯通连接,所述弹性泡(6)内适配有自吸气密组件(9),所述自吸气密组件(9)设于密封弹性环套(5)内,所述抵接套筒(10)转动设于泵头壳体(1)内,所述抵接套筒(10)的外端固定设有抵接凸条(11),且抵接凸条(11)远离抵接套筒(10)的一端与弹性泡(6)活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套筒(10)的内端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3),所述连接套(13)固定套接于泵头转轴(2)的外端,且连接套(13)对称设于泵头涡扇(3)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套筒(10)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泵泵头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华喜曾利伦郭明飞田忠南郑远清吴玲慧曾杰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县元丰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