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36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及成套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池体、填料模组、循环管路;池体包括竖直方向上从下到上设置的下段污泥斗、中段中心进水管及填料区和上段循环泵进水管上安装加热器;污泥斗中部安装曝气管;下段设置有排泥管;中心进水管固定在填料模组支架上,中心进水管下段用法兰安装一个环形布水器;球型挂载填料通过制作成串固定在填料框中,填料框放置在填料模组支架上;溢流槽一侧侧面设置出水管,池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及取样口和顶部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反应器内部的溶解氧浓度及温度,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高效脱氮,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及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重金属等,具有高氨氮、高有机物浓度的特性,且有机污染物多以不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为主,进而导致渗滤液碳氮比严重失衡,若不加妥善处置而直接排入环境,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危害极大,因此垃圾渗滤液必需处理后达标排放。目前,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需要大量投加甲醇、乙醇、乙酸钠等碳源物质,曝气量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泥量大等问题。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耗氧少、反应速度快、剩余污泥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少和无需投加碳源的特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通过控制温度、溶氧量、游离氨浓度、游离亚硝氮浓度,使氨氮转化为亚硝氮并富集,部分亚硝氮经反硝化转化为氮气并消耗渗滤液中的可降解有机污染物。进一步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氨氮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还原亚硝态氮为氮气。通过两种工艺的有机组合具有成本低、节省占地面积和缩短反应时间的优势,因此,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脱氮工艺。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1255792 .9 、申请日为 2020 .11 .11、公告号为CN 112499763 A、公开日为2021.03.16 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包括罐体;罐体内包括混合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固液分离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均为生化反应区,通过一个上部敞口和一个下部敞口的圆柱内罐体在罐体内分隔而成;混合区位于罐体的底部,内部设有布水器,通过进水口和排泥口与外界连通;厌氧区靠近进水口的位置,且进水口与厌氧区靠近底部的位置连接;好氧区中部靠近下部的位置设有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分别连接曝气管和外循环泵;缺氧区和好氧区的中上部均设有酶浮填料;固液分离区设有斜板分离器,且通过回流管与进水口连接。上述反应器具有结构紧凑、缩短反应时间的优势的优点,然而脱氮处理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全部内容均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及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旨在提高脱氮处理效率,增强反应器稳定性,降低现有处理技术中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采用的球型挂载填料。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包括池体、填料模组、循环管路;所述池体
顶部为封盖设计;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池体包括竖直方向上从下到上设置的下段、中段和上段。
[0010]所述下段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为倒立的锥台结构,所述污泥斗可用于收集反应器中沉降的污泥,所述污泥斗底部侧面安装有排泥管,用于反应器的工艺排泥和检修时清空。
[0011]所述污泥斗内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为环形管,所述曝气管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于污泥斗内部,所述曝气管下侧面设置若干微孔。
[0012]所述中段设置有中心进水管,所述中心进水管在水平面上于池体同心,所述中心进水管顶端与池体上沿高度平齐,所述中心管用于反应器进水。
[0013]所述中心进水管底部安装有环形布水器,所述环形布水器用于将进水分散,所述曝气管在竖直方向上安装位置在环形布水器下方。
[0014]所述中段还设置有填料层,填料模组设置在填料层,它包括填料框架,填料框架内装有若干球型挂载填料;所述填料框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
[0015]所述上段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用于收集经脱氮后的出水,所述溢流槽一侧底部设置循环泵进水管,所述循环泵将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回流与进水稀释以降低进水污染物浓度。
[0016]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法兰式电热器,用于对反应器进行加热。
[0017]所述溢流槽一侧侧面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反应器出水。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反应器回流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是从中心进水管上端进入,所述进水在中心管内流动方向为竖直方向上自上往下,所述进水通过环形布水器分散后向上折流进入填料区,所述环形布水器实现进水均质的效果,所述进水在填料区内流向在竖直方向上从下往上,所述进水通过填料层后流向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反应器的内部往外部进入溢流槽。
[0019]所述中心进水管在水平面上于池体同心,所述中心进水管顶端与池体上沿高度平齐。
[0020]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下侧面设置的微孔直径为0.1
ꢀ‑ꢀ
3 mm,所述曝气管环形直径为反应器池体直径的1/4
ꢀ‑ꢀ
1/2。用于控制产生大小适中的气泡,所述气泡通过气液传导为短程硝化反应提供氧气,所述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对反应器底部进水进行均质,同时,利用气泡对填料表面微生物进行冲刷,也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增殖老化的微生物膜从填料表面上脱落,促进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反应器脱氮处理效果。
[0021]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模组通过填料模组支架安装在填料区,填料模组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于污泥斗内部;若干球型挂载填料安装在填料框架内形成球型填料串,若干球型填料串通过两端固定在填料框架上,相邻球型挂载填料之间、相邻球型填料串之间形成间隔,所述球型填料在水中为悬浮状态。
[0022]进一步地,所述球型挂载填料为三层空心球状多孔结构,所述球型填料采用抗老化、稳定性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球型填料的三层结构具有不同孔径,所述三层结构的外层孔径为10
ꢀ‑ꢀ
20 mm、中层孔径为5
ꢀ‑ꢀ
10 mm、内层孔径为2
ꢀ‑ꢀ
5 mm,所述外层球面为交叉网络结构,球面纬线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刺突状柱体,用于增大微生物的附着面积,便于形成立体微生物群落;所述中层球面为网格结构,球面孔径适中,即能提高微生物附着密度,也便
于污水流通;所述内层球面为网格结构,球面孔径较小,维持内球体严格厌氧的环境,所述三层空心球状多孔结构通过内部支撑实现同心。
[0023]所述球型挂载填料按照与溶解氧接触的效率不同在空间上由外到内分为好氧、缺氧、厌氧区分别供不同的微生物附着生长,所述好氧区供硝化细菌附着生长,所述缺氧区供反硝化细菌附着生长,所述厌氧区供厌氧氨氧化菌附着生长,所述硝化细菌通过短程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所述反硝化细菌通过反硝化过程将亚硝氮转化为氮气,所述厌氧氨氧化细菌将氨氮和亚硝氮同步转化为氮气,通过将不同微生物种群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
[0024]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上段边缘设置有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包括池体、填料模组、循环管路;所述池体顶部为封盖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竖直方向上从下到上设置的下段、中段和上段;所述下段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为倒立的锥台结构,所述污泥斗底部侧面安装有排泥管;所述污泥斗内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为环形管,所述曝气管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于污泥斗内部,所述曝气管下侧面设置若干微孔;所述中段设置有中心进水管,所述中心进水管在水平面上与池体同心,所述中心进水管顶端与池体上沿高度平齐,所述中心进水管用于反应器进水;所述中心进水管底部安装有环形布水器,所述环形布水器用于将进水分散,所述曝气管在竖直方向上安装位置在环形布水器下方;所述中段还设置有填料层,填料模组设置在填料层,它包括填料框架,填料框架内装有若干球型挂载填料;所述填料框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上段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用于收集经脱氮后的出水,所述溢流槽一侧底部设置循环泵进水管,所述循环泵将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回流与进水稀释以降低进水污染物浓度;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法兰式电热器;所述溢流槽一侧侧面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反应器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设有回流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中心进水管在水平面上于池体同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下侧面设置的微孔直径为0.1
ꢀ‑ꢀ
3 mm,所述曝气管环形直径为反应器池体直径的1/4
ꢀ‑ꢀ
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模组通过填料模组支架安装在填料区,填料模组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于污泥斗内部;若干球型挂载填料安装在填料框架内形成球型填料串,若干球型填料串通过两端固定在填料框架上,相邻球型挂载填料之间、相邻球型填料串之间形成间隔,所述球型填料在水中为悬浮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挂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广彦梁慧宇王强吕慧杨再祥孙连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绿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