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436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系统,包括输出控制电路、风扇FAN1、风扇驱动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风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6、电阻RB2、电阻RB3以及NTC热敏电阻NTC1;电源转换电路具有+5V电压输出端和+12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NTC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和输出控制电路,NTC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保护地,稳压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风扇FAN1,+12V电压输出端连接风扇FAN1和输出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够直接由热敏电阻NTC1随温度变化而调节风扇FAN1,节省元件的功耗。节省元件的功耗。节省元件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计算机主要是ATX电源,ATX电源功能在于将交流220V的电源转换成计算机内部所需的直流+5V、

5V、+12V、

12V、+3.3V、+5VSB的电源,采用“+5VSB”、“PS

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与关闭是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只要控制“PS

ON”信号电平的变化便可控制电源的开启与关闭。现有的电源系统中对电源风扇的控制电路复杂,成本较高。
[0003]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电源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系统,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够直接由热敏电阻NTC1随温度变化而调节风扇FAN1,节省元件的功耗。
[0005]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源系统,包括有输出控制电路、风扇FAN1、驱动连接风扇FAN1的风扇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连接交流市电的电源转换电路;
[0007]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6、电阻RB2、电阻RB3以及NTC热敏电阻NTC1;
[0008]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具有+5V电压输出端和+12V电压输出端,所述+5V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NTC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和输出控制电路,NTC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保护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风扇FAN1的一端,所述+12V电压输出端连接风扇FAN1的另一端和输出控制电路。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一控制芯片U11、二极管D5、二极管D22、二极管D23、二极管D24、电阻R87、电阻R70、电阻R69、电阻R89、电阻R71、电阻R68、电阻R83、电阻R82、电阻R84、电阻R15、电阻RB9、电阻R10、电容C37、电容C43、电容C15、电容C36、电容C19、电容C20以及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U7A;
[0010]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1具有控制引脚1至控制引脚8,控制引脚1通过电阻R70和电阻R87连接二极管D23的阴极,二极管D23的阳极连接电源转换电路,控制引脚2通过电阻R69连接控制引脚1,所述电容C37并联于电阻R69的两端;
[0011]控制引脚3通过发光器U7A连接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连接二极管D23的阳极,二极管D23的阴极连接控制引脚7,控制引脚7通过电容C43连接保护地,控制引脚7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12V电压输出端,+12V电压输出端通过电阻R84连接二极管D22的阳极,二极管D22的阴极连接控制引脚5,控制引脚5通过电容C20连接保护地,控制引脚5通过电阻R82输出+3.3V电压;
[0012]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具有

12V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15和电阻RB9串联,所述电阻R15和电阻RB9串联节点连接

12V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15的非串联节点连接二极管D22的阳极,所述电阻R10并联于电阻RB9的两端,电阻RB9的非串联节点连接保护地;
[0013]控制引脚6通过电阻R83连接+5V电压输出端,控制引脚6还通过电容C19连接保护地;
[0014]控制引脚4连接电阻R68的一端,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为PS/ON端,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36连接保护地;
[0015]控制引脚8通过电阻R71连接+5V电压输出端,控制引脚8还通过电容C36连接保护地,控制引脚8为PG输出端。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有PFC

PWN控制电路、待机电路、信号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以及连接于交流市电的EMI电路;
[0017]所述EMI电路的输出端连接PFC

PWN控制电路,所述PFC

PWN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待机电路、信号电路和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具有前述+12V电压输出端和+5V电压输出端,所述待机电路和信号电路分别连接输出控制电路。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FC

PWN控制电路是由型号为CM6805的第二芯片IC1及其外围组成。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R3、R9、R33、R34、R77、R66、R67、R68、R32、R39、R37、R38、C1、C14、 C77、C14、C66、C13、BD1、D26、D25、D66、Q9、L3、 L4以及L5组成。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EMI电路是由安规电容CY01、安规电容CY02、安规电容CX01、安规电阻RX3、安规电阻RX4、安规电阻RX1、安规电阻RX2、安规电容CY03、安规电容CY04、保险丝F1、安规电容CX1、安规电容CY1、安规电容CY2、共模电感LF01以及共模电感LF02组成。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6、电阻RB2、电阻RB3以及NTC热敏电阻NTC1的配合形成的风扇驱动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通过+5V电压输出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串联NTC热敏电阻NTC1和电阻RB2,能够直接由热敏电阻NTC1随温度变化而调节风扇FAN1,节省元件的功耗;
[0022]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同步整流电路能够输出不同的电压,各电路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00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大致控制框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风扇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EMI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输出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信号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待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PFC

PWN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11、EMI电路
ꢀꢀꢀꢀꢀꢀꢀꢀꢀꢀꢀꢀ
12、PFC

PWN控制电路
[0033]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出控制电路、风扇FAN1、驱动连接风扇FAN1的风扇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连接交流市电的电源转换电路;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6、电阻RB2、电阻RB3以及NTC热敏电阻NTC1;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具有+5V电压输出端和+12V电压输出端,所述+5V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NTC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和输出控制电路,NTC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B2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保护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风扇FAN1的一端,所述+12V电压输出端连接风扇FAN1的另一端和输出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一控制芯片U11、二极管D5、二极管D22、二极管D23、二极管D24、电阻R87、电阻R70、电阻R69、电阻R89、电阻R71、电阻R68、电阻R83、电阻R82、电阻R84、电阻R15、电阻RB9、电阻R10、电容C37、电容C43、电容C15、电容C36、电容C19、电容C20以及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U7A;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1具有控制引脚1至控制引脚8,控制引脚1通过电阻R70和电阻R87连接二极管D23的阴极,二极管D23的阳极连接电源转换电路,控制引脚2通过电阻R69连接控制引脚1,所述电容C37并联于电阻R69的两端;控制引脚3通过发光器U7A连接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连接二极管D23的阳极,二极管D23的阴极连接控制引脚7,控制引脚7通过电容C43连接保护地,控制引脚7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12V电压输出端,+12V电压输出端通过电阻R84连接二极管D22的阳极,二极管D22的阴极连接控制引脚5,控制引脚5通过电容C20连接保护地,控制引脚5通过电阻R82输出+3.3V电压;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具有

12V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后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同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