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相变材料回收电子元器件余热的离子热电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能量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回收电子元器件余热的离子热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余热等低品位热能的利用,对解决能源危机至关重要。最为典型的低温余热资源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热量。由于功率器件向小型化、轻量化、结构紧凑化、运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电子元器件也相应地在限定的体积下进行大功率、长时间、高负荷地运转。因此,功率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外界或周围器件。电子设备正常运行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在100℃以内,将电子元器件产生的余热进行热电能量转换,以实现能量回收利用的目的。
[0003]已有的热电能量转换技术主要是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电子热电能量转换装置。当一对温差电偶的两结处于不同温度时,热电偶两端的温差电动势就可作为电源。然而,电子热电型材料一般为半导体材料,导电聚合物等。尽管它们有着高电导、持续稳定等优点,但其塞贝克系数较低,加工困难、环境不友好。而随着对离子扩散机理研究的不断完善与对离子热电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回收电子元器件余热的离子热电装置,包括:导热模块、发电模块和储放热模块;其中,所述导热模块用于将电子元器件产生的余热传导至发电模块,使得发电模块内部形成正向温度差以实现热电能量转换,在发电模块实现热电能量转换的同时,电子元器件产生的余热进一步传导至储放热模块;所述储放热模块用于将经由所述导热模块传导的余热作为潜热进行存储,并在电子元器件不产生余热的情况下,通过释放潜热使得发电模块内部形成逆向温度差以实现热电能量再次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优选的,所述发电模块包括第一储液池和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储液池和第二储液池之间设置有多孔介质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孔介质膜的表面带电且具有双电层屏蔽效应,可实现离子的选择性定向迁移以形成离子通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储液池内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储液池内设置有第二电极,当离子通过所述多孔介质膜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第二储液池之间定向迁移时,电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流动形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