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爬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2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爬梯结构,其包括基础梯、下拉梯、下滑梯和锁定单元,基础梯固定于车辆的一侧,下拉梯由连接单元与基础梯连接,且连接单元可因外部操作而动作,以使下拉梯具有相对于基础梯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或者复位收纳于基础梯上的收纳状态。下滑梯设于下拉梯上,且由下拉梯的展开,下滑梯可具有相对于下拉梯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并随下拉梯的复位,下滑梯可具有收纳于下拉梯上的收纳状态;锁定单元则设于基础梯上,且可分别构成对收纳状态下的下拉梯与下滑梯的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爬梯结构,可便于用户攀爬,且通过设置连接单元,也可便于实现下拉梯的展开或收纳,从而便于车辆爬梯结构整体的展开和收纳。爬梯结构整体的展开和收纳。爬梯结构整体的展开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爬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爬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汽车的代步功能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对于喜欢越野、驾车游玩的年轻人,经常对车辆进行改装来拓展其功能和空间。其中,常见的是对车顶部位的改装,比如增加行李框、遮阳帘、车顶帐篷等,但因车辆高度较高,通常需要通过爬梯登上车顶。
[0003]但是,目前爬梯都是在售后市场进行改装,其整体造型与整车不匹配,精致感较差。同时,由于受到车身钣金的限制,爬梯的长度有限,其离地高度较高,最下端难以达到脚蹬的高度,导致上下爬梯不便。另外,有的爬梯采用家用伸缩梯的结构,其一端勾住行李架,另一端搭到地面上,不使用时收到车内。但此种爬梯需要用户自己拆装,操作繁琐,且收纳于行李箱时,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爬梯结构,其不仅可便于用户攀爬,同时也可便于展开和收纳于车辆上。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辆爬梯结构,包括:
[0007]基础梯,固定于车辆的一侧;
[0008]下拉梯,由连接单元与所述基础梯连接,且所述连接单元可因外部操纵而动作,以使所述下拉梯具有相对于所述基础梯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或者复位收纳于所述基础梯上的收纳状态;
[0009]下滑梯,设于所述下拉梯上,且由所述下拉梯的展开,所述下滑梯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下拉梯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并随所述下拉梯的复位,所述下滑梯可具有收纳于所述下拉梯上的收纳状态;
[0010]锁定单元,设于所述基础梯上,且所述锁定单元可分别构成对收纳状态下的所述下拉梯与所述下滑梯的锁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基础梯上,且因外部操纵,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而带动所述下拉梯相对于所述基础梯移动展开,或复位收纳于所述基础梯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基础梯和所述下拉梯之间的若干组连杆组件。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基础梯上设有可与所述连接单元抵接而限制所述下拉梯展开程度的第一限位部。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下拉梯上设有随所述连接单元的翻转而可与所述连接单元抵接的抵接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基础梯上的以锁定所述下拉梯的第一锁定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单元上的以锁定所述下滑梯的第二锁定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定部位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与所述下拉梯相连的一端,且随所述下拉梯的收纳,所述第二锁定部可形成与所述下滑梯的勾连,而构成对所述下滑梯的锁定,并由所述下拉梯的展开,所述第二锁定部可脱离与所述下滑梯间的勾连,而解除锁定。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滑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下拉梯上。
[0018]进一步的,于所述下拉梯上设有以限制所述下滑梯滑动位移的第二限位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下滑梯可翻转地设于所述下拉梯上,且所述下滑梯因相对于所述下拉梯的翻转,而相对于所述下拉梯展开或收纳于所述下拉梯上。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通过由基础梯、下拉梯和下滑梯构成,可使其展开后具有较长的长度,可使其底部较低而便于用户攀爬,同时通过设置连接单元,也可便于实现下拉梯以及下滑梯的展开和收纳下滑梯,从而可便于爬梯结构整体的使用。
[0022]另外,使得连接单元可翻转地设于基础梯上,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而连接单元采用连杆组件,结构简单,且可提高下拉梯展开和收纳状态的稳定性。设置可与连接单元抵接的抵接部,可有效防止连接单元反向翻转,能够提高下拉梯展开状态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锁定部设置为随下拉梯的收纳,可形成对下滑梯的勾连,可便于实现第二锁定部对下滑梯的锁定。
[0023]此外,将下滑梯可滑动地设于下拉梯上,结构简单,便于下滑梯的展开和收纳。设置第二限位部,则能够提高下滑梯展开状态的稳定性。而下滑梯可翻转地设于下拉梯上,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于车辆上的安装状态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中间状态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状态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于车辆上另一视角下的安装状态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中间状态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爆炸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收纳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6]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下拉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下滑梯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下滑梯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中间状态图;
[0041]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展开图;
[0042]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的爆炸图;
[0043]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0044]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收纳状态下的剖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车辆爬梯结构;101、下滑梯;1011、滑块;1012、踏板;1013、橡胶块;1014、弹性缓冲块;102、下拉梯;1021、燕尾槽;1022、锁环;1023、过孔;103、基础梯;104、连杆组件;1041、锁钩;105、壳体;106、胶套;107、支耳;1071、限位面;
[0047]2、车身;3、扣手;4、锁止件;5、侧围内板;6、安装支架;7、侧围外板;8、预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4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梯(103),固定于车辆的一侧;下拉梯(102),由连接单元与所述基础梯(103)连接,且所述连接单元可因外部操纵而动作,以使所述下拉梯(102)具有相对于所述基础梯(103)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或者复位收纳于所述基础梯(103)上的收纳状态;下滑梯(101),设于所述下拉梯(102)上,且由所述下拉梯(102)的展开,所述下滑梯(101)可具有相对于所述下拉梯(102)移动展开的展开状态,并随所述下拉梯(102)的复位,所述下滑梯(101)可具有收纳于所述下拉梯(102)上的收纳状态;锁定单元,设于所述基础梯(103)上,且所述锁定单元可分别构成对收纳状态下的所述下拉梯(102)与所述下滑梯(101)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基础梯(103)上,且因外部操纵,所述连接单元翻转而带动所述下拉梯(102)相对于所述基础梯(103)移动展开,或复位收纳于所述基础梯(10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基础梯(103)和所述下拉梯(102)之间的若干组连杆组件(1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基础梯(103)上设有可与所述连接单元抵接而限制所述下拉梯(102)展开程度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刘丽云康新策顾君杰杨龙江赵聪冯召立牛云荣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