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98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藻类收集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设于可移动船体底板(13)上的集水箱(9),所述集水箱(9)内部悬挂设有锥形过滤装置,所述锥形过滤装置连接有离心机(5),所述锥形过滤装置上端通过连接软管(2)连接有漂浮球(1)和吸藻泵(3),所述锥形过滤装置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泥泵(11),所述集水箱(9)连接有溢流管(1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有效收集并处理水体漂浮藻类,降低水体藻类污染。降低水体藻类污染。降低水体藻类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藻类收集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增长、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目前,我国多数的水体已成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变绿已成为影响供水安全的的问题之一,夏季高温季节,多数地表水库表面常可见藻细胞漂浮,存在明显藻细胞聚集现象,形成一层“绿色浮渣”,水质变得浑浊且伴随产生刺激性气味,使得水体感官性状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破坏市民生活环境。
[0003]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对水体中藻类的去除技术也相继被开发,比如通过人工打捞、专用除藻剂、鱼类放养生物治理技术等,但目前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弊端,人工打捞的方式成本昂贵且效率低;化学除藻剂易造成水源污染,特别是饮用水源水库不可轻易使用;采用生物治理技术去除藻类一般周期长,效果不佳。基于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收集并处理水体漂浮藻类的优化措施,以缩短打捞时间,降低水体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水体污染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设于可移动船体底板13上的集水箱9,所述集水箱9内部悬挂设有锥形过滤装置,所述锥形过滤装置连接有离心机5,所述锥形过滤装置上端通过连接软管2连接有漂浮球1和吸藻泵3,所述锥形过滤装置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泥泵11,所述集水箱9连接有溢流管10。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锥形过滤装置包括滤网6,设于所述滤网6顶部的环形布水单元4、设于所述滤网6底部的藻类收集器8,以及设于所述滤网6内部的挡板7,所述挡板7与所述藻类收集器8连接,所述连接软管2连接于所述环形布水单元4,所述藻类收集器8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泥泵11。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离心机5连接有固定支架12,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12设于所述锥
形过滤装置上方,所述离心机5连接于所述锥形过滤装置的滤网6。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漂浮球1下端设有配重挂钩,可通过不同配重调节漂浮球1漂浮深度,吸入水体不同深度的藻类,以减小水体污染。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水箱9与所述溢流管10连接处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10的高度低于挡板7与藻类收集器8的连接处,使收集的水及时排出有利于装置运行,确保离心后藻类保持较低的含固率,方便后续处理。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滤网6呈尖端有缺口的倒圆锥体,为不锈钢材质,滤网孔径大小为3

200um,能够多层重叠放置,使用时可以根据水体优势藻细胞大小与聚集现状选择不同孔径的滤网,根据堵塞和损坏程度进行拆卸更换;所述滤网6安装倾斜角度为45

60度,使离心后的藻类滑落至藻类收集器8内的同时,又有利于离心后的滤水进入集水箱9内;所述漂浮球1为PE材质,抗腐、防冻、耐老化能力强,有韧性,耐撞击。
[0012]使用时,将漂浮球1下放水中,可以通过漂浮球1下方的配重挂钩调节漂浮球的漂浮深度,以吸入不同水深的藻类;漂浮球1在吸藻泵3的吸力下将藻液通过连接软管2吸入环形布水单元4,藻液进入环形布水单元4后均匀分布于滤网6上端;离心机5带动滤网6旋转,进行藻液分离;离心后含固率较高的藻类经过挡板7掉入藻类收集器8内,滤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9;当集水箱9内滤水液位超过集水箱9的溢流口,滤水从溢流管10排至水库中;当藻类收集器8内藻类超过挡板7高度,藻类通过排泥泵11排至岸上进行处理。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漂浮球下放水中,漂浮球在吸藻泵的吸力下将藻液通过连接软管吸入环形布水单元,藻液进入环形布水单元后均匀分布于滤网上端;步骤S2,滤网在离心机的作用下旋转,进行藻液分离;步骤S3,离心后含固率较高的藻类经过挡板掉入藻类收集器,滤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步骤S4,当集水箱内滤水液位超过集水箱的溢流口,滤水从溢流管排至水库中;当藻类收集器内藻类超过挡板高度,藻类通过排泥泵排至岸上进行处置。
[0014]作为优选的,步骤S1进一步包括,在漂浮球下端的配重挂钩上配置不同重量,调节漂浮球的漂浮深度,吸入水体中不同深度的藻类。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材质,滤网孔径大小为3

200 um,能够多层重叠放置,根据水体优势藻细胞大小与聚集程度选择不同孔径的滤网,根据滤网堵塞和损坏程度进行拆卸更换;所述滤网安装倾斜角度为45

60度,有利于离心后的藻类滑落至藻类收集器内,又有利于离心水进入集水箱内;所述漂浮球为PE材质,抗腐、防冻、耐老化能力强,有韧性,耐撞击。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溢流口的高度低于挡板与藻类收集器的连接处,确保离心后藻类保持较低的含固率,方便后续处理。
[0017]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藻类收集系统、藻水分离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其中藻类收集系统包括漂浮球、连接软管和吸藻泵,藻水分离处理系统包括环形布水单元、离心机、固定支架、滤网、挡板、藻类
收集器和集水箱,排放系统包括溢流管和排泥泵,通过上述三个系统及附属管道的连接与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可移动的藻液快速分离、收集处理及滤水、藻类的排放。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藻类收集系统收集不同水深的藻类,并将收集到的藻液输送至藻液分离处理系统,通过环形布水单元均匀分布于滤网上,并通过离心机带动滤网旋转,离心后含固率较高的藻细胞经过挡板掉进藻类收集器,滤后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内实现藻液分离,随后通过排放系统分别输送至水库和岸上,以达到水体表面藻类快速收集并浓缩处理的效果。
[001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设于可移动船体底板(13)上的集水箱(9),所述集水箱(9)内部悬挂设有锥形过滤装置,所述锥形过滤装置连接有离心机(5),所述锥形过滤装置上端通过连接软管(2)连接有漂浮球(1)和吸藻泵(3),所述锥形过滤装置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泥泵(11),所述集水箱(9)连接有溢流管(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滤装置包括滤网(6),设于所述滤网(6)顶部的环形布水单元(4)、设于所述滤网(6)底部的藻类收集器(8),以及设于所述滤网(6)内部的挡板(7),所述挡板(7)与所述藻类收集器(8)连接,所述连接软管(2)连接于所述环形布水单元(4),所述藻类收集器(8)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泥泵(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5)连接有固定支架(12),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12)设于所述锥形过滤装置上方,所述离心机(5)连接于所述锥形过滤装置的滤网(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球(1)下端设有配重挂钩。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9)与所述溢流管(10)连接处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10)的高度低于挡板(7)与藻类收集器(8)的连接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6)呈尖端有缺口的倒圆锥体,为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姜巍巍张东姜蕾金磊朱文滨别宏宇吴雪飞王先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