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乳液制备领域,涉及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微流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重乳液具有大液滴包裹小液滴的独特双重液滴嵌套结构,在活性物质封装、微胶囊制备、微型生化反应、药物控制释放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通常来说,双重乳液可通过两步机械搅拌过程或者两步膜乳化过程来制备,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有效实现小液滴在双重乳液内部的包封,且难以有效控制双重乳液外部大液滴和内部小液滴的尺寸、以及内部小液滴的封装数目。
[0003]近年来兴起的微流控技术可在微通道中精确操控多相流体的流动和分散,因而在双重乳液可控制备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微流控制乳技术通常依赖于具有同轴共流动型、流动聚焦型以及交叉流动型等复杂几何结构微通道的微流控装置。通过在微流控装置中次序构建两级如上所述的微通道结构,再将用于产生内部小液滴的内相流体、用于产生外部大液滴的中间相流体、以及用作连续相的外相流体分别注入相应的微通道结构内,则可经两步乳化过程制得双重乳液。然而,这些微流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平台(1)、嵌套注射管(2)、收集容器(3)和注射泵(4);旋转平台(1)包括电机和水平设置的转盘,电机驱动转盘绕转盘的圆心匀速旋转;收集容器(3)水平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收集容器(3)的圆心与转盘的圆心重合;嵌套注射管(2)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同轴嵌套于外管中,内管与外管的进口分别与两台注射泵(4)连通,嵌套注射管(2)的出口位于收集容器(3)的圆心外且嵌套注射管(2)的出口位于收集容器所盛装流体的液面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出口处的内径小于外管出口处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控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出口处的内径为10~500μm,外管出口处的内径为60~10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可控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的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容器的横截面呈圆形。5.一种基于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的单分散双重乳液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旋转式套管微流控装置制备单分散双重乳液,包括以下步骤:将外相流体盛装于收集容器中,通过电机驱动转盘带动收集容器以及其中的外相流体绕收集容器的圆心匀速旋转;通过注射泵将内相流体和中间相流体分别经由嵌套注射管的内管和外管注入收集容器内的外相流体中,即可经液相剪切制备得到单分散双重乳液液滴;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内相流体的流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苏瑶瑶,褚良银,潘大伟,秦聪聪,邓传富,刘壮,巨晓洁,谢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