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0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申请涉及混合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其中,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该微混合器能够使得由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输入至微混合器两种物料能够在混合流道中进行混合,而且由于混合流道弯折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混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混合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微混合器是进行化工微反应过程的重要混合设备,也称微混合器。微混合器具有以下几点几何特性:狭窄规整的微通道、非常小的反应空间以及非常大的比表面积等,这都是与常规大混合器完全不同的。
[0003]然而,传统微混合器存在混合效果差,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混合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0006]一种微混合器,其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
[0007]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
[0008]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以及多个第二子流道;
[0010]多个第一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弯折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0011]多个第二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分布于第一子流道的两端,并将多个第一子流道依次首尾连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子流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槽体、多个第二槽体及多个第三槽体;
[0013]多个第一槽体及多个第二槽体均开设于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二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多个第一槽体的一侧;
[0014]多个第三槽体开设于第二板体,多个第三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0015]其中,多个第三槽体将多个第一槽体及多个第二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三槽体均与一个第一槽体及一个第二槽体连通,且第一槽体位于第二槽体的上方。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板体开设有第二出料口;
[0018]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均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均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
[0020]第一导流槽将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第二导流槽将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导流槽连通;
[0022]第二进料口及第二出料口用于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时分别与第一进料口及第一出料口连通。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流道;
[0024]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与第二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弧形流道。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微混合器还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分别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连接;
[0026]第一外板与第一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一加热腔,第二外板与第二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二加热腔;
[0027]第一外板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的第一导油进口及第一导油出口;第二外板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的第二导油进口及第二导油出口;
[0028]其中,第一加热腔与第一进料口及出料口阻断,第二加热腔与第二进料口及出料口阻断。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外板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进料口及第一出料口导通;
[0030]第二外板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进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导通。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该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其中,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0033]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由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输入至微混合器两种物料能够在混合流道中进行混合,而且由于混合流道弯折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5]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的剖视图;
[0037]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流道的局部示意图;
[0040]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时的分解示意图。
[0048]图标:100

微混合器;110

第一板体;120

第二板体;130

混合流道;111

第一进料口;121

第二进料口;131

第一子流道;132

第二子流道;133

第一槽体;134

第二槽体;135

第三槽体;112

第一出料口;122

第二出料口;113

第一导流槽;114

第二导流槽;115

第一弧形流道;116

第二弧形流道;150

第一外板;160

第二外板;170

密封圈;151

第一导油进口;152

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以及多个第二子流道;多个所述第一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弯折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多个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子流道的两端,并将多个所述第一子流道依次首尾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流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槽体、多个第二槽体及多个第三槽体;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及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均开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三槽体开设于所述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三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三槽体将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及多个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槽体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槽体及一个所述第二槽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均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均与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成赵子博王宇孙文强陈桂霞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