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39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型膜及其应用,所述离型膜包括聚酯薄膜基材及离型层,所述聚酯薄膜基材选自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强度均大于200Mpa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离型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反应性硅油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型膜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型膜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在的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电源。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一直都是研究的方向,而硅负极电池能显著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会由于固体电解质膜(SEI膜)的形成而消耗部分锂,由此造成正极材料锂的损失,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容量,因而需要预补锂。
[0003]目前市面上补锂材料通常存在金属锂带厚度均较大的问题,锂带厚度基本大于20um,但锂电池负极补充的锂箔要求其厚度小于5um,因而需要对锂带进行压延使锂带的厚度变薄,以满足使用要求。压延变薄的锂箔转移到负极极片上完成补锂过程。在锂带压延时过程中,通常存在离型膜容易跑偏或压延后锂箔难从离型膜上剥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聚酯薄膜基材及离型层;制得的离型膜具有结构简单、压延锂带时离型膜无偏移、压延锂带后易剥离等优点;压延锂带后,离型膜偏移量小于2mm,剥离力小于 20gf/25mm,残余粘着率小于85%。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聚酯薄膜基材及离型层,所述聚酯薄膜基材选自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强度均大于200Mpa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离型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0006]反应性硅油
ꢀꢀꢀꢀꢀꢀꢀꢀꢀꢀꢀꢀꢀꢀꢀꢀꢀꢀꢀꢀꢀ
80

120份;
[0007]非反应性硅油
ꢀꢀꢀꢀꢀꢀꢀꢀꢀꢀꢀꢀꢀꢀꢀꢀꢀꢀꢀ1‑
10份;
[0008]含氢硅油交联剂
ꢀꢀꢀꢀꢀꢀꢀꢀꢀꢀꢀꢀꢀꢀꢀꢀꢀ1‑
5份。
[0009]本方案所选用的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强度均大于200Mpa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力学强度大,对离型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降低压延锂带后的离型膜偏移量,且聚酯中的酯基与硅油的硅氧键存在范德华力,使离型层更好的贴合在聚酯薄膜基材上。
[0010]本方案所选用的反应性硅油在含氢硅油交联剂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赋予离型层良好的力学强度,增强与聚酯薄膜基材和锂带的结合力,使得在压延锂带时,离型膜不易于滑移。且反应性硅油与含氢硅油交联剂的分子链中均含有硅油,相容性好。
[0011]本方案所选用的非反应性硅油分子量小,当反应性硅油交联固化形成涂层后,小分子的非反应性硅油会析出,浮于涂层的表面,小分子的非反应性硅油具有更低的表面能,赋予离型膜材料更低的表面能。使所制备得到的离型膜更加爽滑、摩擦力更小,进而使离型膜在与锂带压延时,锂带能更好的被碾平。同时,离型膜的表面自由能低,锂带压延成为锂箔后更易从离型膜剥离,有效防止锂箔与离型膜粘结力过大,进而在脱离离型膜过程中对锂箔造成损害。
[0012]优选地,所述反应性硅油选自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反应性硅油选自二甲基硅油。
[0014]优选地,所述非反应性硅油选自甲基苯基硅油、端含羟基的乙基硅油、甲基氟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地,所述非反应性硅油选自甲基苯基硅油。
[0016]优选地,所述含氢硅油交联剂选自2

甲苯

3苯基含氢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7]优选地,所述含氢硅油交联剂选自甲基含氢硅油。
[0018]优选地,所述离型层厚度小于2μm。
[0019]优选地,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选自交联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0020]优选地,所述聚酯薄膜基材的厚度为25~75um。
[0021]优选地,所述聚酯薄膜基材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所述离型层与进行电晕处理的聚酯薄膜基材的一面复合。
[0022]优选地,所述聚酯薄膜基材的厚度选自50um。
[0023]优选地,所述离型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0024]溶剂
ꢀꢀꢀꢀꢀꢀꢀꢀꢀꢀꢀꢀꢀꢀꢀꢀꢀꢀꢀꢀꢀ
800

1200份;
[0025]催化剂
ꢀꢀꢀꢀꢀꢀꢀꢀꢀꢀꢀꢀꢀꢀꢀꢀꢀꢀꢀ1‑
5份。
[0026]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醇、丁酮、正庚烷中的多种。
[0027]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按体积比1:3:6混合的丁酮、甲苯、乙酸乙酯。本专利技术通过复配三种沸点和极性相差较大的溶剂,在制备离型膜过程中,不同极性的溶剂能更好的溶解离型层的原料,形成均匀的分散液,且沸点不同,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混合溶剂均匀挥发,有利于形成平整的离型层,提高离型层的力学性能。
[0028]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选自季铵碱类、氯铂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9]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选自氯铂酸。
[0030]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离型膜在压延锂箔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购买自佛山市马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0033]市售硅油离型膜购买自昆山彩益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0034]实施例1:离型膜的制备。
[0035](1)离型层的原料组成:
[0036]混合溶剂1000份;
[0037]二甲基硅油100份;
[0038]甲基含氢硅油2份;
[0039]甲基苯基硅油5份;
[0040]氯铂酸催化剂3份;
[0041]所述混合溶剂为丁酮:甲苯:乙酸乙酯(v/v=1:3:6)。
[0042](2)离型膜的制备步骤:
[0043]通过微凹涂布的方式将上述离型层的原料涂布在50um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PET)的电晕面上,涂布为0.5um厚度,加热交联、固化后制得50um PET离型膜,将PET离型膜进行分条、收卷。
[0044]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强度均为210Mpa,且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交联结构。
[0045]实施例2:离型膜的制备。
[0046]将实施例1中的50um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替换成36um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其余步骤不变。
[0047]实施例3:离型膜的制备。
[0048]将实施例1中的甲基含氢硅油2重量份替换成甲基含氢硅油5重量份,甲基苯基硅油5重量份替换成甲基苯基硅油10重量份,涂布为0.5um厚度替换成涂布为1um厚度,其余步骤不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包括聚酯薄膜基材及离型层,所述聚酯薄膜基材选自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强度均大于200Mpa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离型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反应性硅油
ꢀꢀꢀꢀꢀꢀꢀꢀꢀꢀꢀꢀꢀꢀꢀꢀ
80

120份;非反应性硅油
ꢀꢀꢀꢀꢀꢀꢀꢀꢀꢀꢀꢀꢀꢀ1‑
10份;含氢硅油交联剂
ꢀꢀꢀꢀꢀꢀꢀꢀꢀꢀꢀꢀ1‑
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硅油选自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反应性硅油选自甲基苯基硅油、端含羟基的乙基硅油、甲基氟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交联剂选自2

甲苯

3苯基含氢硅油、甲基含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强阮镜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