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致变色纤维及使用其制备温致变色面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温敏变色微胶囊在环境温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温敏微胶囊内的芯材物质会发生反应,颜料颗粒会改变原有的色彩。其原理就在于它的芯材由温致变色材料、显色剂和调温溶剂组成。当温度变化时,调温溶剂改变了固液状态,使显色剂和温致变色材料可以相互结合发生物质结构的变化、分子间的质子得失或有机分子中的电子转移平衡反应,整体芯材便会发生变色,而通过调整调温溶剂的原料配方,改变芯材物质的熔点,就能使温敏变色微胶囊在不同的温度点发生变色。
[0003]温致变色现象指的是某些化学物质加热到某一温度或温度区间,颜色发生变化,而当温度恢复到初温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这种材料具有颜色记忆功能,可以反复使用。自从1871年Houston观察到CuI等无机物的温致变色现象以来,人们对温致变色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具有温致变色性质的化合物范围已从简单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复盐、络合物发展到各种有机物、液晶、聚合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等。早在1926年就报道了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由高聚物切片和二氧化硅壁材包覆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物切片为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高聚物切片熔融指数为2~3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壁材包覆温致变色微胶囊由芯材和两次包覆的壁材组成,添加量为1~15%。4.一种温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聚物切片与二氧化硅壁材包覆温致变色微胶囊进行混合,分散均匀;S2、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高温熔融,而后经喷丝孔形成细流,熔体细流经冷却固化得到丝条;S3、丝条经过上油、牵伸、卷绕等工序得到温致变色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挤出温度和箱体温度均为180~290℃,喷丝板孔径为0.2~0.8mm,冷却风的温度为17~30℃,风速为0.5~1.8m/s,纺丝车速为1300~30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翼鸿,喻学锋,何睿,黄湛,邓宇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