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及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31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0
针对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为了解决卵黄抗体在瘤胃中消化、失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制剂方式,一种是肠道制剂,其能避免卵黄抗体经过瘤胃,研究表明,对于犊牛施用肠道制剂后,其能对于BEV感染导致的犊牛腹泻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的药物疗法效果接近,但是相比抗生素疗法更为环保、安全;另一种是过瘤胃制剂,其可以作为日粮精料的一部分添加,使用方便,将卵黄抗体制成过瘤胃制剂后,其能避免卵黄抗体在瘤胃中降解,并在肠道定点释放,对于BEV感染导致的腹泻具有治疗作用。对于BEV感染导致的腹泻具有治疗作用。对于BEV感染导致的腹泻具有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及制剂
[0001]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及制剂。
[0002]
技术介绍
:牛肠道病毒(BEV)感染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引起的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发动物传染病。据报道,牛肠道病毒的感染谱较宽,各种品种和日龄的牛群均易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牛群感染该病毒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突然死亡。本病在国内为新发传染病,BEV感染在牛群中非常普遍,且除感染牛只外,也可通过口

口、粪

口等接触传播方式感染人、羊及其它脊柱动物。感染牛肠道病毒的病牛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也携带有大量病原体,通过污染水源、圈舍、饲料等迅速感染整个牛群,加之该病原体具有可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和其感染谱较广等特点,造成了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广泛传播;同时,牛肠道病毒常与其它病原体一起呈现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的状态,以致对当今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部分牛群感染肠道病毒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为隐性感染。
[0003]由于BEV感染为国内新发传染病,现在对此病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进行预防,也无有效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了比阿培南、头孢拉定、H

Lys

Trp

Lys

OH等在制备防治牛肠道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然而,其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尚未进入临床治疗。
[0004]卵黄抗体IgY抗体在被动免疫保护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犬细小病毒感染、鸭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等方面,但将卵黄抗体应用在反刍动物尚未有相关报道。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结构不同,反刍动物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个胃,其中瘤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纤毛虫,具有很强的消化作用,反刍动物消化道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具有很强的消化和降解代谢能力,许多营养物质和药物在瘤胃就被微生物降解。如何有效地将药物活性成分通过瘤胃,达到肠道是目前反刍动物肠道给药的难点。
[0005]过瘤胃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一些容易被瘤胃微生物破坏的营养物质保护起来使之不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完好的通过瘤胃,到达皱胃和肠道中再释放出来,在小肠中发挥其作用,从而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基产物,为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天然多糖,来源广泛,具有生物官能性、相容性、安全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在pH<6.5的酸性溶液中溶解,在过瘤胃保护产品的研制中备受关注。
[0006]鉴于国内目前分离的毒株较少,对于其研究不够深入,因而,分离毒株,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发能预防或治疗牛肠道病毒感染的药物对我国养牛业具有重大意义。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缺乏预防或治疗牛肠道病毒感染的药物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及制剂,以分离得到的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为抗原,制备得到
卵黄抗体,而后进一步将其制成肠道制剂和过瘤胃制剂,经小规模试验验证,对于BEV感染导致的犊牛和育肥牛腹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卵黄抗体是以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制备得到的灭活疫苗免疫健康产蛋鸡制备得到,所述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于2020年10月1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用于专利程序的培养物的保藏,其保存号为:CCTCC No.V202071。
[0009]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制剂由水相和油相混合后均质得到,所述水相中由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β

环糊精水溶液和吐温

80组成;所述油相由卵磷脂与玉米油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琼扩效价为1:64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溶液、质量体积浓度为10%的β

环糊精水溶液、吐温

80按照80:15:5的体积比例混合作为水相,将卵磷脂与玉米油按照5:9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和油相按照7:3的体积比混合,60

80MPa均质2

3次,每次均质3min,即得到乳化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
[0011]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过瘤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过瘤胃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琼扩效价为1:64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溶液与β

环糊精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低温粉碎后过200目筛,制备得到含水量低于8%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粉;步骤二,将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粉与热保护剂

蔗糖、微晶纤维素、滑石粉按照5:1:3: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按照质量体积比4:3的比例加入浓度为85% V/V 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制备得到软材;步骤三,采用制粒机将上述软材进行剪切、滚圆和烘干制备得到芯材;步骤四,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2%的乙酸溶液制备得到质量体积浓度为5%的壳聚糖溶液;而后将上述芯材加入空气流化床包衣机,喷入配制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的壳聚糖溶液作为内层包衣,其中芯材与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8,干燥后,过50目筛,即得到内层包衣芯材;步骤五,将棕榈油脂肪粉加热至100℃进行熔融,而后加入脂肪粉质量5%的滑石粉搅板均匀,冷却至80℃作为外层包衣溶液,而后将上述内层包衣芯材加入空气流化床包衣机,喷入配制的外层包衣溶液,内层包衣芯材与外层包衣溶液的质量比为1:1.2,干燥后,过20目筛,即得到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过瘤胃制剂。
[0012]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以分离得到的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为抗原,免疫蛋鸡后制备得到卵黄抗体,并将所述的卵黄抗体进一步制成制剂用于BEV感染导致的牛腹泻,其丰富了牛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手段,对于养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3]其次,针对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为了解决卵黄抗体在瘤胃中消化、失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制剂方式,一种是肠道制剂,其能避免卵黄抗体经过瘤胃,研究表明,对于犊牛施用肠道制剂后,其能对于BEV感染导致的犊牛腹泻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
的药物疗法效果接近,但是相比抗生素疗法更为环保、安全;另一种是过瘤胃制剂,其可以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卵黄抗体是以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制备得到的灭活疫苗免疫健康产蛋鸡制备得到,所述牛肠道病毒1型EV

E

HN1817株于2020年10月1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用于专利程序的培养物的保藏,其保存号为:CCTCC No.V2020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牛肠道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肠道制剂或过瘤胃制剂。3.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制剂由水相和油相混合后均质得到,所述水相中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β

环糊精水溶液和吐温

80组成;所述油相由卵磷脂与玉米油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琼扩效价为1:64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溶液、质量体积浓度为10%的β

环糊精水溶液、吐温

80按照80:15:5的体积比例混合作为水相,将卵磷脂与玉米油按照5:9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和油相按照7:3的体积比混合,60

80MPa均质2

3次,每次均质3min,即得到乳化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肠道制剂。5.一种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过瘤胃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过瘤胃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琼扩效价为1:64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溶液与β

环糊精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低温粉碎后过200目筛,制备得到含水量低于8%的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粉;步骤二,将牛肠道病毒卵黄抗体粉与热保护剂

蔗糖、微晶纤维素、滑石粉按照5:1:3: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按照质量体积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伦广刘柏麟史鸿飞刘阳坤冀君冷超粮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