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27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及其应用,其中,所述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为以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和其中,R1和R2选自氢、甲基和甲氧基中的一种,R3为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具有以下优势:对正常组织和细胞光毒性较低具有非常优异的肿瘤细胞靶向能力;生理环境下聚集但不存在荧光淬灭问题,并且活性氧产生能力增强;近红外光激发,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在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敏剂
,特别涉及一种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动力(PDT)和光热协同治疗(PT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相比,由于其具有非侵入性、低耐药性和治疗区域选择可控等优点而引起了医疗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DT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光敏剂、光和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照射下,吸收一个光子,然后从基态(S0)跃迁至单重激发态(S1)。激发态的分子非常不稳定,它可以通过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产生荧光;也可以通过系间窜越转移至寿命相对较长的激发三线态(T1),随后与生物基质或分子氧相互作用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物种(ROS);或者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释放出热量(PTT)。与单一的PDT或PTT治疗相比,二者协同治疗可以克服PDT治疗存在的肿瘤乏氧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和PTT治疗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而导致肿瘤抗热性等问题。/>[0003]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为以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为以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其中,R1和R2选自氢、甲基和甲氧基中的一种,R3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的吸收波长为660nm

75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可逆激活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I型光敏剂的发射波长为100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肖培宏唐本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