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20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热供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所述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包括:调节室,套设于外管的外侧,调节室内灌注有导热介质;压缩机,适于对所述调节室进行加压,以改变所述调节室内的空气段与导热介质段的长度占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通过改变所述调节室内的空气段与导热介质段的长度占比,从而改变空气段与导热介质段分界线的位置,进而使空气段起到阻隔低温土壤的温度传递到换热管内的作用,方便根据环境变化及土壤温度变化对隔热区和导热区进行动态调节,避免冷区换热到外管内导致的换热效率降低,从而有效保证换热效果,方便在不同季节使用,增强对土壤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换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供热装置
,具体涉及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是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并以热力形式存在的可再生性能源。目前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利用主要是以换热机组间接供热为主,但其U型换热器投资较大,换热环节复杂,热损失较大,电能消耗较大。此外,由于季节变化土壤温度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固定高度的隔热层进行隔热,无法适应底层的土壤温度变化,进而导致低温土壤的温度传递到换热管内导致换热效果降低,且现有技术换热管外壁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土壤的导热效率低,进而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土壤温度发生变化后,低温土壤的温度传递到换热管内导致的换热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能够适应土壤温度变化以提高换热效率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包括:
[0005]热泵;
[0006]外管,埋设于地表以下;所述外管内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15);外管(12),埋设于地表以下;所述外管(12)内部套设有内管(11),所述外管(12)和所述内管(11)经由循环管(13)与所述热泵(15)循环导通连接;调节室(20),套设于所述外管(12)的外侧,所述调节室(20)内灌注有导热介质;压缩机(25),适于对所述调节室(20)进行加压,以改变所述调节室(20)内的空气段与导热介质段的长度占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以下由浅到深依次划分为低温区、变温区和高温区;所述外管(12)延伸至所述高温区,所述调节室(20)设置于位于低温区和变温区的所述外管(12)的外侧,且位于低温区的所述调节室(20)外侧套设有保温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变温区的所述调节室(20)包括:导热层(291)和隔热层(292),所述导热层(291)和所述隔热层(292)沿所述外管(12)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温度传感器(28),设置于至少一节所述隔热层(292)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8)适于获取其对应深度的土壤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任一所述温度传感器(28)获取的温度低于阈值且位于该温度传感器(28)下方的另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8)获取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阈值时,所述压缩机(25)适于对所述调节室(20)进行加压,并使空气段和导热介质段的分界线与该另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8)所处深度保持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深层地热供热装置还包括:密封罐(31),与所述调节室(20)的下端部经由联通管(311)相连通;所述密封罐(31)的下端面不低于低温区的下表面,所述密封罐(31)适于在所述压缩机(25)对所述调节室(20)进行加压时储藏导热介质;泄压阀(24),设置于所述调节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博梁程姚翔龙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