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能量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其指令的数据载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系统。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系统。
[000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
[0003]‑
至少一个光伏面板,其具有用于通过热交换流体从所述光伏面板和/或从环境吸收热量的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具有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供给热交换流体的入口和用于从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排出热交换流体的出口;
[0004]‑
热泵,其具有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用于通过第一管道从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接收热交换流体的入口,以及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
[0005]‑
第三管道,其将第二管道连接至用于通过热交换流体吸收热量的第二热交换器;
[0006]‑
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热交换流体通过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的流动,
[0007]其中,所述热泵被布置成从热交换流体中排出热量,从而冷却热交换流体,系统至少具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系统,包括:
‑
至少一个光伏面板,具有用于通过热交换流体从所述面板和/或从环境吸收热量的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具有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供给热交换流体的入口和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排出热交换流体的出口;
‑
热泵,具有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的入口以及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的出口,所述热泵的入口用于通过第一管道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接收热交换流体,所述热泵的出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
‑
第三管道,将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用于通过所述热交换流体吸收热量的第二热交换器;
‑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和/或所述第三管道的流动,其中,所述热泵被布置成从所述热交换流体排出热量,从而冷却所述热交换流体,所述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操作模式:
‑
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冷却的热交换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被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供给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以及
‑
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冷却的热交换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被通过所述第三管道供给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然后被供给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所述光伏面板中的至少两个光伏面板,每个光伏面板具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具有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并且其中,至少在所述系统的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系统能够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配置下,所述控制装置被布置成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所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二配置下,所述控制装置被布置成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一些而非全部第一热交换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将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热交换器旁路管道和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旁路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和/或所述第一管道的至少一个可控三通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布置成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一些而非全部第一热交换器,和/或将热交换流体供给为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旁路管道至少部分地返回到所述热泵:
‑
所述热交换流体的温度,例如:
‑
所述热泵的出口处或下游的所述热交换流体的温度;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处或上游的所述热交换流体的温度;
‑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处或下游的所述热交换流体的温度,
‑
环境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布置成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将热交换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一些而非全部第一热交换器,和/或将热交换流体供给为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旁路管道至少部分地返回到所述热泵:
‑
所述热泵的冷却能力;
‑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热交换流体的热吸收,以及
‑
在相应的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热交换流体的热吸收。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可控阀,所述第一可控阀在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每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每个第一热交换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可控阀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彼此独立地调节所述第一可控阀,以控制热交换流体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热交换器的流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将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至用于从所述热交换流体排出热量的第三热交换器,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基本上没有热交换流体被通过所述第四管道供给到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并且在所述系统的第三模式下,所述热交换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被通过所述第四管道供给到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其中,优选地,所述第四管道通过在所述第三热交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