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M4激动剂的5-氧杂-2-氮杂螺[3.4]辛烷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6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02
本文提供了根据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R5和R7是本文定义的。本文还提供了包含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此类化合物作为M4受体激动剂的用途。用途。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M4激动剂的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衍生物
[0001]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12,986的优先权权益,其披露内容通过援引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2.

[0003]本文提供了充当M4受体激动剂的新颖的2

氮杂螺[3.4]辛烷化合物,以及其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与M4受体相关的病症、疾病和障碍,其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病、运动机能亢进的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
3.
技术介绍

[0004]乙酰胆碱是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主要神经递质,通过激活其离子移变(烟碱)受体和G蛋白偶联(毒蕈碱)受体来发出信号。已经鉴定了具有差异表达和信号传导的五种毒蕈碱受体(M1

M5)。M1、M3和M5受体与激活磷脂酶C的Gq蛋白偶联。磷脂酶C将膜磷酸肌醇水解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其升高细胞内钙并激活许多信号通路。M2和M4受体与G
i/o
蛋白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根据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是卤素或氢;R2是卤素或氢;R3是任选取代的C1‑3烷基,所述烷基任选地被一个4至6元杂环烷基取代,任选取代的5至6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任选地被一个C1‑3烷基取代,任选取代的4至6元杂环烷基,所述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个

OH取代,任选取代的4至6元环烷基,所述环烷基任选地被一个

OH取代,或

OR4;R4是任选取代的C1‑5烷基,所述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两个R6取代,任选取代的3至9元杂环烷基,所述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两个R6取代,或者任选取代的4至6元环烷基,所述环烷基任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R6取代;R5是卤素或氢;每个R6独立地是卤素,

OH,

OCH3,

C(CH3)2OH,

CH2OH,氰基,任选取代的C1‑
C4烷基,所述烷基任选地被

OH取代,任选取代的4至7元杂环烷基,所述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两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取代基取代:卤素、

OH、

OCH3和C1‑3烷基,或者任选取代的5至6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任选地被一个C1‑3烷基取代;并且R7是5元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立体异构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b)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立体异构体。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H、氯和氟。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氟。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H或氟。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是H或氟。8.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2和R5是H。9.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和R5是H。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11.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

OR4。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H3、

CH2CH2C(CH3)2OH、

CH2CH2C(CH3)2OCH3、

CH2CH2OCH3和

CH2C(CH3)2OH。13.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C1‑
C5烷基并且R6独立地是氰基、

OH、

OCH3、、15.根据权利要求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7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16.一种化合物,其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S)
‑7‑
(4

(5


‑2‑
(氧杂环丁烷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四氢呋喃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5

((S)
‑7‑
(4

(2

(((R)

1,4

二噁烷
‑2‑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2‑
基)

1,3,4

噁二唑
‑2‑
甲酸乙酯;(S)
‑7‑
(4

(5


‑2‑
(((R)

四氢呋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3‑
(2

(1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

2,2

二甲基丙腈;(S)
‑7‑
(4

(2

(((S)

1,4

二噁烷
‑2‑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四氢

2H

吡喃
‑4‑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S)
‑7‑
(4

(5


‑2‑
(((S)

四氢呋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S)

四氢呋喃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四氢

2H

吡喃
‑4‑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3

甲氧基
‑3‑
甲基丁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2

甲氧基乙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1,3

二噁烷
‑5‑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4‑
(2

(1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
‑2‑
甲基丁
‑2‑
醇;(S)
‑2‑
(1,3,4

噁二唑
‑2‑
基)
‑7‑
(4

(2

(((R)

四氢呋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2‑
(1,3,4

噁二唑
‑2‑
基)
‑7‑
(4

(2

(氧杂环丁烷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4,5

二氟
‑2‑
(((R)

四氢呋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4


‑2‑
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4‑
(2

(1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5‑
氟苯氧基)
‑2‑
甲基丁
‑2‑
醇;(S)
‑1‑
(2

(1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
‑2‑
甲基丙
‑2‑
醇;(S)
‑7‑
(4

(5


‑2‑
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2‑
(1,3,4

噁二唑
‑2‑
基)
‑7‑
(4

(2

(嘧啶
‑5‑
基)苯基)哌啶
‑1‑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2‑
(1,3,4

噁二唑
‑2‑
基)
‑7‑
(4

(2

(噁唑
‑2‑
基)苯基)哌啶
‑1‑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5

甲基

1,3,4

噁二唑
‑2‑
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3

甲基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三氟乙酸盐;(S)
‑7‑
(4

(5


‑2‑
(((S)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三氟乙酸盐;(S)
‑7‑
(4

(5


‑2‑
(((R)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三氟乙酸盐;(S)
‑7‑
(4

(5


‑2‑
(((S)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三氟乙酸盐;(S)
‑7‑
(4

(5


‑2‑
((5

甲基

1,3,4

噻二唑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5

甲基

1,3,4

噁二唑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3

甲基异噁唑
‑5‑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嘧啶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3

氟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3

甲基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2

氧杂螺[3.3]庚烷
‑6‑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四氢呋喃
‑2‑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R)

5,5

二甲基四氢呋喃
‑3‑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S)

5,5

二甲基四氢呋喃
‑3‑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R)

5,5

二甲基四氢呋喃
‑3‑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S)

5,5

二甲基四氢呋喃
‑3‑
基)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3

乙基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S)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S)
‑7‑
(4

(5


‑2‑
(((R)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S)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2

氧杂螺[3.3]庚烷
‑6‑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5

乙基

1,3,4

噻二唑
‑2‑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3‑
((2

(1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
‑3‑
醇;2

((1S,3r)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丙
‑2‑
醇;2

((1R,3s)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丙
‑2‑
醇;2

((1S,3r)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丙
‑2‑
醇;2

((1R,3s)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丙
‑2‑
醇;(S)
‑7‑
(4

(5


‑2‑
((S)
‑1‑
(四氢

2H

吡喃
‑4‑
基)乙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1‑
(四氢

2H

吡喃
‑4‑
基)乙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S)
‑1‑
(四氢

2H

吡喃
‑4‑
基)乙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5


‑2‑
((R)
‑1‑
(四氢

2H

吡喃
‑4‑
基)乙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7S)
‑7‑
(4

(2

((3

氧杂双环[3.1.0]己烷
‑6‑
基)甲氧基)
‑5‑
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2

((2

氧杂螺[3.3]庚烷
‑6‑
基)氧基)

3,5

二氟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3,5

二氟
‑2‑
((四氢

2H

吡喃
‑4‑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3,5

二氟
‑2‑
(((R)

四氢呋喃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3,5

二氟
‑2‑
(氧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3,5

二氟
‑2‑
(氧杂环丁烷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4,5

二氟
‑2‑
(氧杂环丁烷
‑3‑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S)
‑7‑
(4

(4,5

二氟
‑2‑
((四氢

2H

吡喃
‑4‑
基)氧基)苯基)哌啶
‑1‑
基)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1S,3r)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甲醇;((1R,3s)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甲醇;((1S,3r)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基)哌啶
‑4‑
基)
‑4‑
氟苯氧基)环丁基)甲醇;((1R,3s)
‑3‑
(2

(1

((S)
‑2‑
(1,3,4

噁二唑
‑2‑
基)
‑5‑
氧杂
‑2‑
氮杂螺[3.4]辛烷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