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38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IPC分类号为B01D,包括沉淀池,在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积泥板,在积泥板与沉淀池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积泥板与沉淀池的内壁底部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拆装机构包括有卡槽、第一滑槽、滑杆与卡块,卡槽开设在沉淀池内侧壁,第一滑槽开设在积泥板的一侧,在第一滑槽的一侧横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滑杆设置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杆与第二滑槽之间相互滑动连接,滑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滑槽并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过滤网取出时比较麻烦,以及沉淀物堆积在沉淀池底部清理不方便,以及药剂与污水无法充分快速的混合,造成凝絮效果不佳问题。造成凝絮效果不佳问题。造成凝絮效果不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IPC分类号为B01D。

技术介绍

[0002]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120397469.9 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左侧上端连通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右侧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右侧在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内部左侧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侧贯穿壳体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两侧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壳体的两侧上端连通有加药口,所述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左侧下端连通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的右侧上端在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内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泥板;如申请号为CN202121610362.4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搅拌机构,包括圆柱形的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为d,过滤网竖直固定在沉淀池底面,过滤网的直径等于沉淀池宽度,旋转杆一端端部固接有转轴,另一端端部固接有联轴器,旋转杆通过转轴竖直设置在沉淀池底面,旋转杆位于过滤网的中心轴处,旋转杆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旋转杆外壁设置有若干片旋叶;过滤室,设置在沉淀池的任意一边,过滤室向外突出,过滤室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过滤槽,过滤槽内竖直固定挡板,挡板的一边固接过滤室内壁,另一边固接过滤网,沉淀池水位高度h水低于挡板挡板高度hn。沉淀池的出口连接有絮凝池,絮凝池的底面为斜面,絮凝池内放置有超声波振荡器,絮凝池连接有输送絮凝剂的输药管。
[0004]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首先使用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再进一步添加药剂使得污水中悬浮的一些细小杂质凝絮进行沉淀,处理完后的水资源可收集使用,但现有的过滤网需要经常取出清理,取出时比较麻烦,另外在沉淀时,最终的沉淀物会落到沉淀池底部,长期堆积后也不方便清理,另外将药剂加入沉淀池后,药剂与污水无法充分快速的混合,造成凝絮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
[0005]对此,本申请特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解决了现有的过滤网取出时比较麻烦,以及沉淀物堆积在沉淀池底部清理不方便,以及药剂与污水无法充分快速的混合,造成凝絮效果不佳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在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积泥板,在积泥板与沉淀池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积泥板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底部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有卡槽、第一滑槽、滑杆与卡块,卡槽开设在沉淀池内侧壁,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积泥板的一侧,在第一滑槽的一侧横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滑杆设置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杆与第二滑槽之间相互滑动连接,滑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滑槽并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滑杆的一端,卡块位于所述卡槽的内部,卡块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互卡接, 在滑杆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卡块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内壁的左右两侧从前至后依次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沉淀池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与所述沉淀池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过滤网与积泥板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滑轮,在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线,牵引线的外表面与滑轮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0009]进一步,所述积泥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滑槽,在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端贯穿积泥板并延伸至积泥板的顶部。
[0010]进一步,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牵引线的顶端贯穿积泥板并延伸至第三滑槽的内部,牵引线的顶端与竖杆的底部相互固定连接,牵引线的外表面与积泥板的内表面相互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三凹槽之间相互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的底部与第三凹槽内表面底部相互接触,第二滑块与第二凹槽之间相互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与第二凹槽内表面底部相互接触,第三滑块与第一凹槽之间相互滑动连接,第三滑块的底部与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相互接触。
[0013]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转杆与桨叶,驱动电机的一端与转杆之间相互驱动连接,桨叶固定连接在转杆上,转杆的一端贯穿沉淀池并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支撑台,电机支撑台与驱动电机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药剂管,药剂管的一端贯穿沉淀池并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在药剂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
[0015]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右侧贯穿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设置在所述药剂管的下端,在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牵引线的外表面与滑轮的内表面接触,积泥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
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端贯穿积泥板并延伸至积泥板的顶部,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牵引线的顶端贯穿积泥板并延伸至第三滑槽的内部,牵引线的顶端与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牵引线的外表面与积泥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向上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竖杆和牵引线向上滑动,同时牵引线带动滑杆和卡块滑动,同时卡块开始挤压弹簧,当卡块与卡槽不接触时,即可拆除积泥板,清理积泥板上的沉淀物,通过积泥板的设置,使得沉淀物堆积在积泥板的顶部,然后通过拆除取出积泥板进一步清理掉板上的沉淀物,方便实用。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沉淀池内壁的左右两侧从前至后依次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沉淀池的内壁从上往下依次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三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一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三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的底部与第三凹槽内表面底部接触,第二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与第二凹槽内表面底部接触,第三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凹槽的内表面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在沉淀池(1)的内部设置有积泥板(2),在积泥板(2)与沉淀池(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泥板(2)与所述沉淀池(1)的内壁底部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有卡槽(31)、第一滑槽(32)、滑杆(34)与卡块(35),卡槽(31)开设在沉淀池(1)内侧壁,第一滑槽(32)开设在所述积泥板(2)的一侧,在第一滑槽(32)的一侧横向开设有第二滑槽(33),滑杆(34)设置在第二滑槽(33)的内部,滑杆(34)与第二滑槽(33)之间相互滑动连接,滑杆(34)的左端贯穿第二滑槽(33)并延伸至第一滑槽(32)的内部,所述卡块(35)固定连接在滑杆(34)的一端,卡块(35)位于所述卡槽(31)的内部,卡块(35)的外表面与卡槽(31)的内表面相互卡接, 在滑杆(34)外套设有弹簧(36),弹簧(36)的一端与卡块(35)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弹簧(36)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32)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1)内壁的左右两侧从前至后依次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与第三凹槽(6),沉淀池(1)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与第三过滤网(9),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第三过滤网(9)与所述沉淀池(1)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过滤网(9)与积泥板(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3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滑轮(37),在所述滑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线(38),牵引线(38)的外表面与滑轮(37)的内表面相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泥板(2)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滑槽(39),在第三滑槽(3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310),竖杆(310)的顶端贯穿积泥板(2)并延伸至积泥板(2)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三层逐级过滤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帅苏大鹏樊志军姚海宝边金利张国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