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减振镗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28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8
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减振镗杆,它涉及切削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镗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刀头连接块、线圈、缸体、杆身、缸盖、悬臂梁、铁芯、伸缩杆、滑块、丝杆、步进电机和控制系统,缸体插装在镗杆空腔内,铁芯设置在缸体内且与缸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铁芯套装固接在悬臂梁后端的端部,铁芯的外侧嵌装有线圈,缸体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伸缩杆插装在杆身内,伸缩杆的前端设置在镗杆空腔内且与缸体的后端垂直固接,丝杆的前端与滑块的后端螺纹连接,丝杆的后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接,伸缩杆的后端设置在凹槽内且与滑块的前端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镗削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镗削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镗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减振镗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减振镗杆。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内孔加工约占加工总量的33%,其中超深孔加工多涉及关系到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重大领域。
[0003]镗刀广泛应用于深孔加工,然而,由于镗杆悬臂梁结构的刚度较低,当镗杆长径比较大时,经常会发生振动,且在镗削加工过程中,由于镗杆需要伸入到工件内部进行加工,工作条件封闭无法直接观测到镗杆实时的加工状态,镗杆和工件的接触在振动、切削热和切削力的作用下影响较为复杂,而镗杆的加工状态较差时,会对工件的表面质量造成损害,对工件的尺寸精度以及镗床的加工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的,构件自身的刚度越大,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就越小;构件自身的阻尼越大,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就越小。现有的减振镗刀中,已研发出通过调节镗杆自身的刚度或调节阻尼大小实现镗刀减振,但是多数均采用其中一种调节方式进行单一调节,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利用变刚度变阻尼来实现减振的镗刀。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头连接块(2)、线圈(6)、缸体(7)、杆身(8)、缸盖(9)、悬臂梁(12)、铁芯(13)、伸缩杆(15)、滑块(16)、丝杆(17)、步进电机(18)和控制系统(19),杆身(8)前端面的中部设有镗杆空腔(8

1),刀头连接块(2)的后侧端插装在镗杆空腔(8

1)的空腔口内,悬臂梁(12)的前端与刀头连接块(2)后侧端面的中部垂直固接,缸体(7)插装在镗杆空腔(8

1)内,缸体(7)的前端固接有缸盖(9),悬臂梁(12)的后端穿过缸盖(9)后延伸到缸体(7)的内部,铁芯(13)设置在缸体(7)内且与缸体(7)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铁芯(13)套装固接在悬臂梁(12)后端的端部,铁芯(13)的外侧嵌装有线圈(6),线圈(6)沿铁芯(13)的圆周方向缠绕设置,缸体(7)内填充有磁流变液(4),伸缩杆(15)插装在杆身(8)内,伸缩杆(15)的前端设置在镗杆空腔(8

1)内且与缸体(7)的后端垂直固接,杆身(8)后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8

2),步进电机(18)固接在凹槽(8

2)的槽口,滑块(16)和丝杆(17)均设置在凹槽(8

2)内,滑块(16)与凹槽(8

2)的槽壁滑动连接,丝杆(17)的前端与滑块(16)的后端螺纹连接,丝杆(17)的后端与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固接,伸缩杆(15)的后端设置在凹槽(8

2)内且与滑块(16)的前端固接,步进电机(18)和线圈(6)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控制系统(1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刚度变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周强马晶范吉庆李定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