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跨越江河湖海的公路及铁路中,特大桥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大桥主桥主墩桥梁承台结构尺寸大,一般下埋于地面或水中河床面以下,施工需设置围堰支护结构,围堰施工难度大小与桥墩处地质情况、墩位周边环境、承台尺寸、承台埋深等条件有紧密关系。
[0003]在陆上地面或河床较为平坦的位置,承台围堰整体压力较为均匀,承台施工主要考虑围堰外向围堰内的土压力和水压力。而对于承台位于紧临通航水道河滩地斜坡上、且远水侧存在较高防洪堤坝,承台底存在淤泥质土的情况下,承台围堰受大堤压力及临水侧围堰顶部临空面的共同影响,存在较大偏压,围堰易产生顶部倾斜偏移造成围堰失稳,施工难度极大。
[0004]在位于临水偏压斜坡、地面下存在较厚淤泥质土条件下的承台施工中,如果采用在临水侧放坡填筑土方形成施工平台及反压土方,同时围堰围护结构须加强且插打至比较深的深度,以保证围堰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桩(1),所述第一钢板桩(1)设置在水道(18)与防洪堤(19)之间的斜坡边坡上,所述第一钢板桩(1)环绕设置形成一个框体构件,所述框体结构内设有若干钻孔灌注桩(10),所述框体构件内部开挖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底部设有用于供支承台和墩身(13)施工的垫层板(7);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围檩(2)和设置在所述围檩(2)上的支撑杆,所述围檩(2)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桩(1)的内侧壁上;锚杆构件(5),所述锚杆构件(5)的一端锚固于所述第一钢板桩(1)朝向所述防洪堤(19)一侧的所述围檩(2)上,所述锚杆构件(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钢板桩(1)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桩(1)朝向所述防洪堤(19)一侧的土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钢板桩(8),所述第二钢板桩(8)构件与所述第一钢板桩(1)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钢板桩(8)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桩(1)朝向水道(18)的一侧,所述第二钢板桩(8)与所述第一钢板桩(1)之间填充有反压填土(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支撑牛腿(6),所述支撑牛腿(6)设置在所述围檩(2)的底部,所述支撑牛腿(6)的顶部与所述围檩(2)的底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围檩(2)两条对边的对撑(4)、分别连接所述围檩(2)两条临边的斜撑(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监测点(14),所述监测点(14)包括第一监测点和第二监测点,所述第一监测点预埋设置在防洪堤(19)顶部,所述第二监测点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桩(1)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构件(5)包括杆体(53),所述杆体(53)内部设有锚筋(51),所述锚筋(51)上设有定位筋(52)及用于注浆以形成所述杆体(53)的注浆管(56),所述锚筋(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围檩(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偏压临水斜坡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10)的底部位于所述基坑的底部以下。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福坤,王青云,尚庆果,徐秋红,孙向友,陈仁光,杨峰,淡鹏飞,刘付浩,林锦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