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电机的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15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转电机的定子,将U字形的导体部分从定子铁心的第1端面侧插入各切槽对中,对延伸至定子铁心的第2端面侧的导体部分的端部相互间进行焊接,制作成定子绕组。在定子铁心的第2端面侧,沿周向环状地配列有2列的导体部分的端部相互间的接合部(6)。并且,环氧树脂将各个接合部(7)包覆,且涂覆成横跨径向邻接的2个接合部的形态,形成了第1绝缘层(8)。又,硅酮树脂将第1绝缘层(8)包覆,一直涂覆至导体部分(4)的绝缘覆膜(401),形成了第2绝缘层(9)。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减小电磁噪音,而且还可得到能确保电气绝缘性的回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用绝缘性树脂将构成定子绕组的导体线的接合部表面包覆、以确保绝缘性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绝缘构造。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中,使用的是将U字形的导体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侧插入各切槽对中、对延伸至定子铁心的轴向另一端侧的导体部分的端部相互间进行焊接形成波状绕组的定子绕组。并且,将硅酮树脂涂成包覆导体部分的焊接部,形成单一的绝缘层。由于硅酮树脂的弹性率小,可减少因焊接部与绝缘层间的膨胀率差异引起的绝缘层的龟裂和剥离,故可抑止焊接部的浸水所引起的绝缘不良的发生,可提高定子的电气绝缘性(例如特许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78901号公报(段落0005~0009)在传统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中,由于涂成包覆定子绕组的焊接部所形成的单一的绝缘层是由弹性率小的硅酮树脂构成,因此,存在着不能增大线圈端整体的刚性、因定子与转子间发生的磁性吸引力所引起的定子的振动造成的电磁噪音变大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将形成包覆定子绕组的接合部的绝缘层,作成了由包覆接合部的第1绝缘层和包覆第1绝缘层的第2绝缘层组成的2层构造,第1绝缘层采用了比第2绝缘层弹性率大的材料,利用第1绝缘层来提高线圈端的刚性,并利用第2绝缘层来防止因第1绝缘层上发生的龟裂和剥离所引起的接合部的露出,不仅能减小电磁噪音,而且还可得到能确保电气绝缘性的回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中,回转电机的定子包括将槽方向作为轴方向的切槽朝内周侧开口地在周向上大量形成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以及卷装在所述定子铁心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多个绕组,该绕组是将在金属线材上包覆形成有绝缘覆膜的导线束,在切槽深度方向上按照内层和外层交替的方法卷装在各规定切槽数的所述切槽上,对该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进行焊接而构成,沿周向至少配列有1列的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第1绝缘层将各个所述接合部包覆,并且,形成横跨于径向和周向的至少一方向上邻接的所述接合部的形态,第2绝缘层形成将所述第1绝缘层包覆、一直到达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的所述绝缘覆膜的形态,所述第1绝缘层具有比所述第2绝缘层大的弹性率。专利技术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的定子,包括将槽方向作为轴方向的切槽朝内周侧开口地在周向上大量形成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以及卷装在所述定子铁心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多个绕组,该绕组是将在金属线材上包覆形成有绝缘覆膜的导线束,在切槽深度方向上按照内层和外层交替的方法卷装在各规定切槽数的所述切槽上,对该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进行焊接而构成,沿周向至少配列有1列的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的接合部,在该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第1绝缘层将所述各个接合部包覆,并且,形成横跨于径向和周向的至少一方向上邻接的所述接合部的形态,第2绝缘层形成将所述第1绝缘层包覆、一直到达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的所述绝缘覆膜的形态,所述第1绝缘层具有比所述第2绝缘层大的弹性率。因此,利用第1绝缘层来提高线圈端的刚性,并利用第2绝缘层来防止因第1绝缘层上发生的龟裂和剥离所引起的接合部的露出,不仅能减小电磁噪音,而且还可得到能确保电气绝缘性的回转电机的定子。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剖面图。图3为从内径侧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平面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绕组的接合部的绝缘构造的剖面图。图5为图4的V-V向视剖面图。图6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适用于定子绕组的导体部分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树脂的弹性率与电磁噪音的峰值的关系图。图8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绕组的接合部的绝缘构造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IX-IX向视剖面图。图10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立体图。图1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盖体未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2为表示从轴向外侧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盖体未安装状态时的附带连接线部周围的端面图。图13为模式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绕组的1相绕组端面图。图1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盖体安装状态时的附带连接线部周围的要部剖面图。图1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适用于定子绕组的绕组组件的平面图。图16为表示构成图15所示的绕组组件的连续导体线的立体图。图17为表示构成图15所示的绕组组件的连续导体线的配对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剖面图,图3为从内径侧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的要部平面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绕组的接合部的绝缘构造的剖面图,图5为图4的V-V向视剖面图,图6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回转电机的定子中的适用于定子绕组的导体部分的立体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图2表示仅在隔离3个切槽的切槽对上收纳有导体部分的状态。各图中,定子1由圆环状的定子铁心2和卷装于定子铁心2上的定子绕组3构成。在定子铁心2上,沿周向以所定间距、配列着将槽方向作为轴方向的切槽2a,形成向内周侧开口的形态。下面说明定子绕组3的构造。如图6所示,作为导线束的导体部分4,是通过将包覆有绝缘覆膜(例如漆包线覆膜)401的短尺状的金属线材(例如铜线材)400,由转弯部4b将1对直线部4a连结而形成U字形而构成。并且,该端部4c通过将绝缘覆膜401除去而露出金属线材400。导体部分4是向隔开3切槽的各切槽2a的对中,从定子铁心2的第1端部侧(轴向一端侧)分别插入有2根。此时,如图2所示,在各切槽2a上,4根直线部4a相互密接,沿径向并排成1列而被收纳。并且,相邻的直线部4a间的绝缘可由包覆在直线部4a上的绝缘覆膜401来确保,直线部4a与切槽2a的内壁面间的绝缘由绝缘子5来确保。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从各切槽2a内的直线部4a的收纳位置是从径向内径侧向外径侧作为1号地址、2号地址、3号地址和4号地址。在各切槽2a对中,1根导体部分4的1对直线部4a被插入在一方的切槽2a内的1号地址、另一方的切槽2a内的2号地址中,剩余的1根导体部分4的1对直线部4a被插入在一方的切槽2a内的3号地址、另一方的切槽2a内的4号地址中。并且,向定子铁心2的第2端面侧(轴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各导体部分4的延伸相互朝离反方向弯曲。接着,从切槽2a的1号地址向定子铁心2的第2端面侧延伸的导体部分4的端部4c是通过从该导体部分4的延伸部的弯曲方向上的隔开3个切槽的切槽2a的2号地址,与向定子铁心2的第2端面侧延伸的导体部分4的端部4c接合而构成波状绕组。同样,从切槽2a的3号地址向定子铁心2的第2端面侧延伸的导体部分4的端部4c是通过从该导体部分4的延伸部的弯曲方向上的隔开3个切槽的切槽2a的4号地址,与向定子铁心2的第2端面侧延伸的导体部分4的端部4c接合而构成波状绕组。此时,端部4c相互间在径向上重叠,通过TIG(Tungsten Inert Gas)焊接等方法进行焊接。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电机的定子,包括:将槽方向作为轴方向的切槽朝内周侧开口地在周向上大量形成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以及卷装在所述定子铁心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多个绕组,该绕组是将在金属线材上包覆形成有绝缘覆膜的导线束、在切槽深度方向上按照 内层和外层交替的方法卷装在各规定切槽数的所述切槽上、对该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进行焊接而构成,沿周向至少配列有1列的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相互间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第1绝缘层将所述各个接合部包覆,并且,形成横跨于径向和周向的至少一方向上邻接 的所述接合部的形态,第2绝缘层形成将所述第1绝缘层包覆、一直到达所述导线束的端部的所述绝缘覆膜的形态,所述第1绝缘层具有比所述第2绝缘层大的弹性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篤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