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芯片以及机器人技术

技术编号:336192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芯片以及机器人,所述方法包括:机器人检测当前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灯带发出对应的灯效,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所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与所述灯带发出的灯效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器人上设置的环形灯带发出不同的灯效实时显示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允许用户在不借助手机APP的情况下,精确掌握机器人当前的状态,方便用户做出下一步的判断与操作。所述方法大大提高了机器人传递信息的效率,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还丰富了机器人的信息传递功能。而且还丰富了机器人的信息传递功能。而且还丰富了机器人的信息传递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芯片以及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芯片以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反馈给用户,比如机器的电量、目前的运行模式和正在执行的命令等。通常这样的信息都是通过手机APP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但这样不够方便,缺乏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芯片以及机器人,大大提高了机器人传递信息的效率,方便用户实时掌握机器人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机器人检测当前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灯带发出对应的灯效,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所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与所述灯带发出的灯效一一对应。
[0004]进一步地,所述灯带呈圆环状,包括预设数量的围成圆圈的灯珠,所述灯珠中存在预先设置的灯效起始点,所述灯效起始点包括若干个相邻的灯珠。
[0005]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配网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单向跑马灯灯效;其中,所述单向跑马灯灯效指的是,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往任一方向以第一速度逐个点亮灯珠,同时以第二速度逐个将点亮的灯珠熄灭,直至所述灯效起始点重新点亮且其余灯珠熄灭;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
[0006]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灯效起始点发出呼吸灯灯效;其中,所述呼吸灯灯效指的是,所述灯效起始点以一定速率增加功率进行点亮,待达到最大功率后,再以一定速率减少功率进行熄灭,重复执行上述点亮和熄灭的操作。
[0007]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运动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分散回收灯效;其中,所述运动状态是指机器人当前执行的动作是预先设置好的动作;所述分散回收灯效指的是,所述灯珠全部点亮,然后基于所述灯效起始点和第一预设点的中间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第二预设点的中间点、以及所述第二预设点和所述灯效起始点的中间点,从三个中间点开始,分别向两边以预设速度熄灭灯珠直至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所述第二预设点;随后,所述第一预设点往经过所述第二预设点的方向以预设速度逐个点亮灯珠,并以相同的速度逐个熄灭灯珠直至只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其中,所述灯效起始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所述第二预设点在所述灯带上等间距分布,且三者包含的灯珠数量相同。
[0008]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广播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两边递增灯效;其中,所述两边递增灯效指的是,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以预设速度往两边同时点亮灯珠,当点亮的灯珠数量占全部灯珠的一半时,将点亮的灯珠以预设速度往所述灯效
起始点的方向熄灭直至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然后再以预设速度往两边同时点亮灯珠直至点亮全部灯珠,最后将点亮的灯珠以预设速度往所述灯效起始点的方向熄灭直至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寻座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双向跑马灯灯效;其中,所述双向跑马灯灯效指的是,往任一方向执行一次单向跑马灯灯效,然后往相反的方向再执行一次单向跑马灯灯效。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自身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两边抛掷灯效;其中,所述两边抛掷灯效指的是,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以第三速度往两边逐个点亮灯珠,然后以第三速度逐个将点亮的灯珠熄灭,与此同时,从所述灯效起始点相对的位置上以预设速度往两边同时点亮灯珠直至点亮全部灯珠;其中,当未点亮全部灯珠时,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重复执行点亮和熄灭灯珠的操作,但是在熄灭灯珠的过程中,不熄灭从所述灯效起始点相对的位置上往两边点亮的灯珠。
[0011]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电量处于预设值时,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根据所述预设值,往任一方向点亮相应数量的灯珠,同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呼吸灯灯效。
[0012]进一步地,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调节音量状态时,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根据当前音量的大小,往任一方向点亮相应数量的灯珠。
[0013]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机器人交互方法。
[0014]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装配有所述的芯片。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机器人上设置的环形灯带发出不同的灯效实时显示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允许用户在不借助手机APP的情况下,精确掌握机器人当前的状态,方便用户做出下一步的判断与操作。所述方法大大提高了机器人传递信息的效率,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还丰富了机器人的信息传递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机器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0018]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19]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

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
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0020]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0021]随着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反馈给用户,比如机器的电量、目前的运行模式和正在执行的命令等。通常这样的信息都是通过手机APP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但这样不够方便,缺乏实时性。
[002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机器人检测当前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灯带发出对应的灯效,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所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与所述灯带发出的灯效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呈圆环状,包括预设数量的围成圆圈的灯珠,所述灯珠中存在预先设置的灯效起始点,所述灯效起始点包括若干个相邻的灯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配网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单向跑马灯灯效;其中,所述单向跑马灯灯效指的是,从所述灯效起始点开始,往任一方向以第一速度逐个点亮灯珠,同时以第二速度逐个将点亮的灯珠熄灭,直至所述灯效起始点重新点亮且其余灯珠熄灭;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灯效起始点发出呼吸灯灯效;其中,所述呼吸灯灯效指的是,所述灯效起始点以一定速率增加功率进行点亮,待达到最大功率后,再以一定速率减少功率进行熄灭,重复执行上述点亮和熄灭的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处于运动状态时,控制所述灯带发出分散回收灯效;其中,所述运动状态是指机器人当前执行的动作是预先设置好的动作;所述分散回收灯效指的是,所述灯珠全部点亮,然后基于所述灯效起始点和第一预设点的中间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第二预设点的中间点、以及所述第二预设点和所述灯效起始点的中间点,从三个中间点开始,分别向两边以预设速度熄灭灯珠直至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所述第二预设点;随后,所述第一预设点往经过所述第二预设点的方向以预设速度逐个点亮灯珠,并以相同的速度逐个熄灭灯珠直至只剩下所述灯效起始点;其中,所述灯效起始点、所述第一预设点和所述第二预设点在所述灯带上等间距分布,且三者包含的灯珠数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交互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潇洋孙荣孟陈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一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