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86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包括集水箱、固定设于集水箱中间处的固定柱、固定套设于固定柱上的固定盘、与固定柱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固定盘上的旋转筒、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一支架、设于第一支架上的放置组件、设于第一支架和固定盘上用于输送消化内镜的送料组件、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旋转筒上的多个夹料组件、设于夹料组件上的清理组件、设于固定盘上的供能组件、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二支架、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排料组件及放料组件、与旋转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固定设于固定盘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定盘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定盘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化内科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镜在医疗上有很大的作用,一般用在内镜中心的肛肠科上,在使用完成后会造成内镜表面肮脏,因为内镜不是一次性物品,所以被污染的内镜就不能给下一个病人使用,这样就需要对内镜进行清理,现有清理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清理方式为半自动,需要人工拿取内镜,转道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同时造成二次污染概率大大增加;需要人使用刷子手动对内镜进行清理,清理不够全面,清理下来的污垢会再次附着在内镜表面,清理过程中还会对内镜表面造成磨损,降低了其表面的光滑度,而影响其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包括集水箱、固定设于集水箱中间处的固定柱、固定套设于固定柱上的固定盘、与固定柱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固定盘上的旋转筒、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一支架、设于第一支架上的放置组件、设于第一支架和固定盘上用于输送消化内镜的送料组件、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旋转筒上的多个夹料组件、设于夹料组件上的清理组件、设于固定盘上的供能组件、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二支架、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排料组件及放料组件、与旋转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固定设于固定盘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电机;首先把需要清理的多个内镜放在放置组件上,启动送料组件,把放置组件上的多个内镜依次进行拿取,并依次的固定在多个夹料组件上,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使旋转筒转动一格,一格为相邻两个夹料组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清理组件对内镜进行清洗并完成高温消毒,后通过排料组件对内镜进行输送,输送至放料组件上,通过放料组件对内镜进行收集,清洗用过的水通过集水箱进行收集;本专利技术首先把需要清理的多个内镜放在放置组件上,通过放置组件能够使多个内镜依次紧密的排列,启动送料组件,把放置组件上的多个内镜依次进行拿取,并依次的固定在多个夹料组件上,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使旋转筒转动一格,一格为相邻两个夹料组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清理组件对内镜进行清洗并完成高温消毒,后通过排料组件对内镜进行输送,输送至放料组件上,通过放料组件对内镜进行收集,清洗用过的水通过集水箱进行收集,通过清理组件能够对内镜清理的全面且干净,同时节约水,且避免清洗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及避免对其表面造成损害,综上清理方式为全自动,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紧密,同时衔接优异,清理全面,同时节约水,且避免清洗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及避免对其表面造成损害。
[0005]所述放置组件和放料组件结构相同,所述放料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从动带及第二从动带、分别与第一从动带和第二从动带
对称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三从动带及第四从动带、设于第一从动带上的第一弧形面、设于第三从动带上的第二弧形面、可移动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卡板、与第一卡板对称且可移动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卡板、转动设于第一卡板上的第一滚轮、转动设于第二卡板上的第二滚轮、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卡板和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二卡板和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弹簧。
[0006]所述夹料组件包括可移动设于旋转筒上的移动板、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橡胶环、设于橡胶环上的开口、对称设于开口处的两个凸部及两个第一斜面、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旋转筒和移动板上的第三弹簧、转动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三滚轮。
[0007]所述送料组件与排料组件结构相同,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弹簧伸缩杆及第二弹簧伸缩杆、分别与第一弹簧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伸缩杆对称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三弹簧伸缩杆和第四弹簧伸缩杆、转动设于第一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一从动轴、转动设于第二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二从动轴、转动设于第三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三从动轴、转动设于第四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四从动轴、转动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主动轴及第二主动轴、绕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及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输送带、绕设于第二主动轴和第三从动轴及第四从动轴上的第二输送带、等距间隔且固定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多个第一夹块、分别与多个第一夹块一一对应且固定设于第二输送带上的多个第二夹块、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中上方处的升降架、固定设于固定盘上用于驱动升降架移动的第一电动导轨、与第一从动轴同轴心且一端转动设于其上的第一延长轴、与第三从动轴同轴心且一端转动设于其上的第二延长轴、转动套设于第一延长轴上的第一连接块、转动套设于第二延长轴上的第二连接块、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延长轴和升降架上的第一转杆、与第一转杆对称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二延长轴和升降架上的第二转杆。
[0008]所述送料组件还包括贯穿可移动设于升降架上的移动杆、固定设于移动杆一端的推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推板和升降架上的第四弹簧、一端固定设于升降架上且另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固定盘上的连接杆、固定设于连接杆上的导向块、设于导向块上的第二斜面。
[0009]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二电动导轨、设于第二导轨上的滑座、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连接管、设于滑座上的第一驱动轮及第二驱动轮、固定设于第一驱动轮上的第一半圆环、与第一半圆环对称且固定设于第二驱动轮上的第二半圆环、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多个第一滚珠、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多个第二滚珠、与多个第一滚珠一一对应且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多个第一喷水孔、与多个第二滚珠一一对应且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多个第二喷水孔、固定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第一加热片、固定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喷水孔和第二喷水孔倾斜设置且位于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上方,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分别位于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下方;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与连接管通过软管连接。
[0010]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多个第三喷水孔、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多个第四喷水孔、固定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第一弧形导向板、固定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第二弧形导向板、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一弧形导向板上的多个第一斜板、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二弧形导向板上的多个第二斜板、固定设于第一半圆环上的第三弧形导向板、固定设于第二半圆环上的第四弧形导向板;所述第一斜板
与第二斜板朝向相同。
[0011]所述供能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固定盘上的罩壳、固定设于罩壳低端的底板、设于底板上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固定设于固定盘上的第一电控门和第二电控门及第三电控门、设于固定盘上的进水孔及进气孔、可移动设于固定盘上的储水桶及储气桶、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储水桶和储气桶上的同步板、固定设于同步板上且一端固定设于固定盘上的气缸。
[0012]所述储水桶和储气桶结构相同,所述储水桶包括桶体、设于桶体侧壁上的第三通孔、与桶体连通且固定设于其上的插接管、设于桶体上的环形槽、可移动设于环形槽内的挤压环、固定设于挤压环上的固定杆、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桶体上的多个第四通孔、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1)、固定设于集水箱中间处的固定柱(2)、固定套设于固定柱上的固定盘(3)、与固定柱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固定盘上的旋转筒(4)、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一支架(5)、设于第一支架上的放置组件(6)、设于第一支架和固定盘上用于输送消化内镜的送料组件(7)、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旋转筒上的多个夹料组件(8)、设于夹料组件上的清理组件(9)、设于固定盘上的供能组件(10)、固定设于集水箱上的第二支架(11)、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排料组件(12)及放料组件(13)、与旋转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14)、固定设于固定盘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电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和放料组件结构相同,所述放料组件(6)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第一基座(61)及第二基座(62)、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从动带(63)及第二从动带(64)、分别与第一从动带和第二从动带对称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三从动带(65)及第四从动带(66)、设于第一从动带上的第一弧形面(67)、设于第三从动带上的第二弧形面(68)、可移动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卡板(69)、与第一卡板对称且可移动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卡板(610)、转动设于第一卡板上的第一滚轮(611)、转动设于第二卡板上的第二滚轮(61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卡板和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弹簧(613)、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二卡板和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弹簧(6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组件(8)包括可移动设于旋转筒上的移动板(81)、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橡胶环(82)、设于橡胶环上的开口(83)、对称设于开口处的两个凸部(84)及两个第一斜面(85)、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旋转筒和移动板上的第三弹簧(86)、转动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三滚轮(8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7)与排料组件(12)结构相同,所述送料组件(7)包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弹簧伸缩杆(71)及第二弹簧伸缩杆(72)、分别与第一弹簧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伸缩杆对称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三弹簧伸缩杆(73)和第四弹簧伸缩杆(74)、转动设于第一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一从动轴(75)、转动设于第二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二从动轴(76)、转动设于第三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三从动轴(77)、转动设于第四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四从动轴(78)、转动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主动轴(79)及第二主动轴(710)、绕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及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输送带(711)、绕设于第二主动轴和第三从动轴及第四从动轴上的第二输送带(712)、等距间隔且固定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多个第一夹块(713)、分别与多个第一夹块一一对应且固定设于第二输送带上的多个第二夹块(714)、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中上方处的升降架(715)、固定设于固定盘上用于驱动升降架移动的第一电动导轨(716)、与第一从动轴同轴心且一端转动设于其上的第一延长轴(717)、与第三从动轴同轴心且一端转动设于其上的第二延长轴(718)、转动套设于第一延长轴上的第一连接块(719)、转动套设于第二延长轴上的第二连接块(720)、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延长轴和升降架上的第一转杆(721)、与第一转杆对称且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洁吕冰忆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