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18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包括:钢箱梁和多个悬臂支架,钢箱梁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和多个第二耳板,多个所第一耳板和多个第二耳板沿所述钢箱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一个悬臂支架均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分别连接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且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钢箱梁围合形成三角形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桥下净空,节约材料和成本。节约材料和成本。节约材料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混组合梁
,具体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钢

混凝土组合梁(简称钢混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组合梁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表面,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0003]目前,高架桥工程试验段为钢混组合梁结构,桥面翼缘板施工无作业面,桥下为既有老机场路,车辆交通影响大。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脚手架等常规方式对钢混凝组合梁的混凝土部分进行浇筑,这样就会影响桥下交通,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并且,脚手架安装及拆除需要大量人工,成本较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所述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包括:
[0008]钢箱梁,所述钢箱梁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和多个第二耳板,多个所述第一耳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耳板沿所述钢箱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0009]多个悬臂支架,每一个所述悬臂支架均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且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钢箱梁围合形成三角形空间。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的端部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悬臂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耳板栓接固定,所述第二悬臂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耳板栓接固定。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悬臂和/或所述第二悬臂上设置有补强钢板。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悬臂支架的设置高度相同,多个所述悬臂支架所形成的上表面依次铺设有木方和底模,所述底模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钢箱梁的顶部表面。
[0013]可选地,所述木方包括铺底木方和木方支架,所述铺底木方的横截面边长为120

180mm,所述木方支架是由多个横截面边长为30

50mm的木方拼接而成;和/或,所述底模为竹胶板底模,所述竹胶板底模的厚度为10

15mm。
[0014]可选地,所述钢箱梁包括底板、左腹板、右腹板、左顶板、右顶板和多个隔板,所述左腹板和所述右腹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分别设置在其
对应的左腹板和右腹板上,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均连接所述左腹板和所述右腹板;多个所述第一耳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耳板均设置于所述左腹板上,且对应多个所述隔板设置,所述底模的表面不低于所述左顶板的表面。
[0015]可选地,所述底模的上表面为外高内低的表面,所述底模外缘与所述左顶板外缘之间的距离为1500

2000mm。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桥结构,所述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包括:
[0017]两个如上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两个所述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中的悬臂支架背对设置;
[0018]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钢箱梁的左顶板和右顶板;
[0019]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钢箱梁;
[0020]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设置于所述钢箱梁、所述悬臂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形成的表面上。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桥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在预制好的钢箱梁的侧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并排安装多个第一耳板和多个第二耳板;
[0023]步骤二,将预制好的悬臂支架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上,使得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钢箱梁围合形成三角形空间;
[0024]步骤三,将两套装好悬臂支架的钢箱梁进行架设安装在高架桥上,使得两套钢箱梁的长度方向与高架桥的长度方向相同,且两套钢箱梁的悬臂支架背对设置;
[0025]步骤四,在同一侧的多个悬臂支架所形成的上表面依次铺设木方和底模,使得底模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钢箱梁的顶部表面;
[0026]步骤五,在每一个钢箱梁的左顶板和右顶板之间铺设第一连接件,在两个钢箱梁之间铺设第二连接件,使得所述钢箱梁、所述底模、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共同形成桥表面;
[0027]步骤六,在桥表面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固化后形成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并拆除悬臂支架和木方。
[0028]可选地,步骤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槽钢和竹胶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槽钢和竹胶板;
[0029]步骤六中,浇筑混凝土具体为,顺桥向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浇筑混凝土,横桥向由中间向两侧浇筑混凝土;
[0030]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具体为,采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

10cm,每一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

30s。
[0031]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悬臂支架结构来搭设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进而采用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来形成高空作业面来保障桥面板施工,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使用脚手架等常规方式对钢混组合梁的混凝土部分进行浇筑,如此可以保证桥下净空,节约材料和成本,并且,
本专利技术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搭设操作简单,且搭设的结构零件均为预制零件,极大了节省了施工工期。并且,本专利技术减少了边角废料的产生,有效地降低钢材的损耗率,更进一步地节约了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用材为可周转材料,同一工程及相似工程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的悬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混组合梁桥结构移除悬臂支架和木方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标号:1

钢箱梁;11

底板;12

左腹板;13

右腹板;14

左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包括:钢箱梁,所述钢箱梁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和多个第二耳板,多个所述第一耳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耳板沿所述钢箱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多个悬臂支架,每一个所述悬臂支架均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且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钢箱梁围合形成三角形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的端部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悬臂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耳板栓接固定,所述第二悬臂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耳板栓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和/或所述第二悬臂上设置有补强钢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悬臂支架的设置高度相同,多个所述悬臂支架所形成的上表面依次铺设有木方和底模,所述底模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钢箱梁的顶部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包括铺底木方和木方支架,所述铺底木方的横截面边长为120

180mm,所述木方支架是由多个横截面边长为30

50mm的木方拼接而成;和/或,所述底模为竹胶板底模,所述竹胶板底模的厚度为10

15m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包括底板、左腹板、右腹板、左顶板、右顶板和多个隔板,所述左腹板和所述右腹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左腹板和右腹板上,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均连接所述左腹板和所述右腹板;多个所述第一耳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耳板均设置于所述左腹板上,且对应多个所述隔板设置,所述底模的表面不低于所述左顶板的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翼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的上表面为外高内低的表面,所述底模外缘与所述左顶板外缘之间的距离为1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禹尧苗壮志李恒旭刘宁肖栋葛晓东李城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