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自动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自动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08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堵头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一种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堵头板至少包括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自动装填机构,自动装填机构用于将中埋止水带安装至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自动装填机构包括: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摩擦轮,上固定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摩擦轮,下固定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摩擦轮,摩擦轮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摩擦轮由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中埋止水带的半边夹紧在上固定架的摩擦轮与下固定架摩擦轮之间,通过摩擦轮的转动带动中埋止水带填充至整个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提供中埋止水带的安装效率与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堵头板,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日益增多,而二衬施工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隧道安全、提高隧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而隧道衬砌防排水系统是隧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防排水本着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方式。排水系统的施工当中,较为简单,容易操作。

2、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渗漏水多发生在衬砌的施工缝、伸缩缝和沉降缝上,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止水带来对这些缝隙进行防水。止水带的安装方式主要是背贴式、中埋式和内装可卸式三种,一般都是将其中两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两道以上的防线,而隧道衬砌施工中最常用的组合就是背贴式和中埋式。其中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比较简单,而中埋式止水带位于混凝土结构当中,安装比较复杂。

3、现有技术中的隧道衬砌模板一般采用自行式液压模板台车,拱墙衬砌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模板台车的端头一般采用木板加斜撑进行封堵,中埋式止水带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箍筋固定在端头的木模板上,一般需要端头模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施工人员操作非常不方便;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定位箍筋将止水带固定在端头模板上,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固定不牢固,衬砌混凝土浇筑时经常使止水带移位,造成止水带埋设不均匀,使施工缝间的止水带止水失去效果,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成为隧道排防水的难点。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所述堵头板至少包括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自动装填机构,所述自动装填机构用于将中埋止水带安装至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

4、所述自动装填机构包括:

5、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设置在上板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固定架设置在下板组件的上方;

6、摩擦轮,所述上固定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摩擦轮,所述下固定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摩擦轮由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部分中埋止水带被夹紧在上固定架的摩擦轮与下固定架的摩擦轮之间,通过摩擦轮的转动带动中埋止水带填充至整个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

7、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中均设置有驱动电机。

8、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架与上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下固定架与下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挤压器用于将上固定架和/或下固定架朝向中埋止水带挤压。

9、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挤压器为弹性件。

10、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中靠近中埋止水带的一端均设置有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与中埋止水带的中部凸起接触,用于起到对中埋止水带定位校准的作用。

11、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校准轮与校准电机,通过所述校准电机带动校准轮转动,所述校准轮的轴线垂直于摩擦轮的轴线,上板组件上的校准轮顺时针转动,下板组件上的校准轮逆时针转动。

12、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均包括下凹板与上凹板,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相互嵌套,且上凹板相对下凹板导向移动。

13、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之间设置有气囊,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上凹板与下凹板相对高度的调节。

14、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的侧面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当上凹板相对下凹板移动到位后,将销钉同时插入到上凹板与下凹板的贯穿孔中。

15、如上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优选地,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装入中埋止水带的一端设置有清洁布,所述清洁布对中埋止水带的表面进行清洁。

16、有益效果:

17、在堵头板的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设置自动装填机构,通过在拱形结构上并列设置的多个自动装填机构的摩擦轮带动,将中埋止水带拱形结构的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的一端逐渐填充至另一端;使得中埋止水带的填充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中埋止水带的安装效率。同时,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中靠近中埋止水带的一端均设置有校准装置,通过校准装置对中埋止水带进行位置校准,使得中埋止水带能够相对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精准定位,保证了中埋止水带具有更好的埋设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板至少包括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自动装填机构,所述自动装填机构用于将中埋止水带安装至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中均设置有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与上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下固定架与下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挤压器用于将上固定架和/或下固定架朝向中埋止水带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为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中靠近中埋止水带的一端均设置有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与中埋止水带的中部凸起接触,用于起到对中埋止水带定位校准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校准轮与校准电机,通过所述校准电机带动校准轮转动,所述校准轮的轴线垂直于摩擦轮的轴线,上板组件上的校准轮顺时针转动,下板组件上的校准轮逆时针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均包括下凹板与上凹板,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相互嵌套,且上凹板相对下凹板导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之间设置有气囊,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上凹板与下凹板相对高度的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板与下凹板的侧面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当上凹板相对下凹板移动到位后,将销钉同时插入到上凹板与下凹板的贯穿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装入中埋止水带的一端设置有清洁布,所述清洁布对中埋止水带的表面进行清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板至少包括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自动装填机构,所述自动装填机构用于将中埋止水带安装至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中均设置有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与上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下固定架与下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挤压器,所述挤压器用于将上固定架和/或下固定架朝向中埋止水带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为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的堵头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中靠近中埋止水带的一端均设置有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与中埋止水带的中部凸起接触,用于起到对中埋止水带定位校准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行装填中埋止水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循亮陈岩王文超李遥张汝溪张旭侯通拉嘎安永宾张凯张云杰徐建军孙奇崔建军范荣利蒋佳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