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路和延时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和延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半导体元件中常使用到延时电路,延时电路为能够使脉冲信号延迟一定时间的电路。延时电路应用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中时,常常需要精确控制延时电路的延迟时间,延迟电路需要满足在电源电压、工作温度以及制造工艺等参数发生变化时,延迟时间的变化较小。
[0003]图1为一种输入信号和经过延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输入信号经过延时电路后,输出延时信号,如图1所示,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延迟时间T后的信号。图1所示的是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延迟时间T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有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延迟时间T或只有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延迟时间T。
[0004]现有的延时电路中,延时时间T会随着电源电压、工作温度以及制造工艺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大或变小),会影响延时时间的精度。如何降低上述参数的变化对延时电路的延迟时间T的影响,使得延迟时间T的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反馈单元;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电压和参考电压,输出反馈信号,其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端为所述参考电压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调节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的电压,以使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流随第一参数变化的变化值在第一范围内,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控制电路的制造工艺、供电电压和工作温度中的至少一项,其第三端连接第一电源端,其第四端连接负电源端,或者,其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端,其第四端连接接地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端连接第一电源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五端连接负电源端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反相器和恒流源;所述反相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与所述反相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负电源端;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短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衬底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衬底端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调节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衬底端的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源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端连接接地端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反相器和恒流源;所述反相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与所述反相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短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衬底端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衬底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