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3D显示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光栅式3D显示装置由于制程简单、串扰小等优点备受关注。通常,光栅式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光栅,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别通过光栅分别获取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左眼视图和右眼视图,以形成3D显示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和多条信号走线;其中,各所述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
[0005]各所述有效发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具有第一交叠区域;且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形状为非直线形。
[000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形状为折线形,且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弯折角大于或等于70
°
且小于180
°
。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和多条信号走线;其中,各所述子像素包括有效发光区;各所述有效发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具有第一交叠区域;且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形状为非直线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形状为折线形,且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弯折角大于或等于70
°
且小于18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信号走线包括多条数据线;一列子像素对应设置一条所述数据线;各所述数据线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有效发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多条辅助线;其中,所述辅助线沿所述子像素的列方向延伸;一个所述子像素对应一条所述辅助线;所述辅助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有效发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针对同一所述子像素,所述辅助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形成三角形;所述弯折角为所述第一交叠区域面向所述辅助线一侧的夹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数据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明像素电极层;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层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其中,一个所述子像素包括一个所述像素电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电极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相互间隔设置,且同一所述像素电极中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部电连接;各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各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层之间,且所述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层之间;或,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辅助线所在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辅助线所在层之间。
8.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王文超,朴相镇,王宝强,张洪林,贠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