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339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其结构包括收口定位块、上连接罩体、船尾连接罩、对接块、侧边罩体、连接拉线、排气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通过将整个罩体嵌套在船体上,通过收口定位块进行定位固定,之后再对连接拉线进行拉扯,即可使罩体固定在船体上,在罩体内有气体需要快速排空的时候,可以对排气块上的排气块进行按压,即可带动排气块在对接筒上进行滑动,使排气块上的排气口能够与对接筒上的连接孔对接,使罩体内部多余的气体能够经由排气口进行排放,之后再松开排气块,即可使气体经由排气口排出,对罩体内部气体进行排空,有效的提高了防护罩在进行使用时,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合度。合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


[0001]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属于船只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小型船只用防护罩是一种应用嵌套在小船上,能够对船只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使船只在未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避免灰尘太阳的影响而加快损坏,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现有防护罩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多是将防护罩直接盖在船体上,该方法在铺盖后,防护罩内部多残留有一定气体,使防护罩部分出现鼓包现象,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够排放出去,对防护罩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现有防护罩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多是将防护罩直接盖在船体上,该方法在铺盖后,防护罩内部多残留有一定气体,使防护罩部分出现鼓包现象,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够排放出去,对防护罩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其结构包括收口定位块、上连接罩体、船尾连接罩、对接块、侧边罩体、连接拉线、排气块,所述收口定位块设于上连接罩体的左端,所述上连接罩体的右端与船尾连接罩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块与侧边罩体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拉线设于侧边罩体的左端,所述排气块与上连接罩体的顶端相粘合,所述排气块包括衔接壳、排气块、受压槽、排气口、对接筒、气孔、连接板、弹簧、连接孔、限位卡环、连接层,所述衔接壳上嵌入安装有排气块,所述排气块的顶端与受压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气口与排气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筒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孔与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板与衔接壳内边缘相焊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排气块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孔与对接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卡环的顶端与连接层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层与上连接罩体的顶端相粘合。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气块位于对接块的正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为L型管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对接筒为环筒结构,其偏下部分设有多个圆孔。
[0009]优选的,所述对接筒与连接板相互垂直。
[0010]优选的,所述气孔为圆孔结构,其设有多个,环绕于连接板的外圈部分。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通过将整个罩体嵌套在船体上,通过收口定位块进行定位固定,之后再对连接拉线进行拉扯,即可使罩体固定在船体上,在罩体内有气体需要快速排空的时候,可以对排气块上的排气块进行按压,即可带动排
气块在对接筒上进行滑动,使排气块上的排气口能够与对接筒上的连接孔对接,使罩体内部多余的气体能够经由排气口进行排放,之后再松开排气块,即可使气体经由排气口排出,对罩体内部气体进行排空,有效的提高了防护罩在进行使用时,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排气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排气块正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衔接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收口定位块

1、上连接罩体

2、船尾连接罩

3、对接块

4、侧边罩体

5、连接拉线

6、排气块

7、衔接壳

71、排气块

72、受压槽

73、排气口

74、对接筒

75、气孔

76、连接板

77、弹簧

78、连接孔

79、限位卡环

710、连接层

7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收口定位块1、上连接罩体2、船尾连接罩3、对接块4、侧边罩体5、连接拉线6、排气块7,所述收口定位块1设于上连接罩体2的左端,所述上连接罩体2的右端与船尾连接罩3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块4与侧边罩体5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拉线6设于侧边罩体5的左端,所述排气块7与上连接罩体2的顶端相粘合,所述排气块7包括衔接壳71、排气块72、受压槽73、排气口74、对接筒75、气孔76、连接板77、弹簧78、连接孔79、限位卡环710、连接层711,所述衔接壳71上嵌入安装有排气块72,所述排气块72的顶端与受压槽7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气口74与排气块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筒75的底端与连接板77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孔76与连接板7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板77与衔接壳71内边缘相焊接,所述弹簧78的顶端与排气块72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孔79与对接筒7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卡环710的顶端与连接层711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层711与上连接罩体2的顶端相粘合,所述排气块7位于对接块4的正上方,所述排气口74为L型管道结构,所述对接筒75为环筒结构,其偏下部分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对接筒75与连接板77相互垂直,所述气孔76为圆孔结构,其设有多个,环绕于连接板77的外圈部分。
[0021]在需要使用防护罩的时候,通过将整个罩体嵌套在船体上,通过收口定位块1进行定位固定,之后再对连接拉线6进行拉扯,即可使罩体固定在船体上,在罩体内有气体需要快速排空的时候,可以对排气块72上的排气块72进行按压,即可带动排气块72在对接筒75上进行滑动,使排气块72上的排气口74能够与对接筒75上的连接孔79对接,使罩体内部多余的气体能够经由排气口74进行排放,之后再松开排气块72,即可使气体经由排气口74排出,对罩体内部气体进行排空,有效的提高了防护罩在进行使用时,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
[0022]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现有防护罩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多是将防护罩直接盖在
船体上,该方法在铺盖后,防护罩内部多残留有一定气体,使防护罩部分出现鼓包现象,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够排放出去,对防护罩与船体之间的贴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整个罩体嵌套在船体上,通过收口定位块1进行定位固定,之后再对连接拉线6进行拉扯,即可使罩体固定在船体上,在罩体内有气体需要快速排空的时候,可以对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收口的小型船只用防护罩,其结构包括收口定位块(1)、上连接罩体(2)、船尾连接罩(3)、对接块(4)、侧边罩体(5)、连接拉线(6)、排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定位块(1)设于上连接罩体(2)的左端,所述上连接罩体(2)的右端与船尾连接罩(3)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块(4)与侧边罩体(5)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拉线(6)设于侧边罩体(5)的左端,所述排气块与上连接罩体(2)的顶端相粘合,所述排气块包括衔接壳(71)、排气块(72)、受压槽(73)、排气口(74)、对接筒(75)、气孔(76)、连接板(77)、弹簧(78)、连接孔(79)、限位卡环(710)、连接层(711),所述衔接壳(71)上嵌入安装有排气块(72),所述排气块(72)的顶端与受压槽(7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气口(74)与排气块(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对接筒(75)的底端与连接板(77)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孔(76)与连接板(7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伍邹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岂彬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