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05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和设于输送辊道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左侧架和右侧架,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左侧架和右侧架底部均与底板连接,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均包括若干顶杆、若干横杆、若干竖杆和若干底杆,所述竖杆顶端连接顶杆底面,竖杆底端连接底杆表面,若干竖杆间隔分布于顶杆和底杆之间,若干横杆与竖杆相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和输送辊道,方便的装载薄壁钢板并对其固定,使薄壁钢板以垂直状态输送入轨道通过式抛丸机进行抛丸并得到达标的粗糙度,且防止薄壁钢板在抛丸过程中变形。板在抛丸过程中变形。板在抛丸过程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抛丸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壁钢板的表面处理一般采用手工喷砂方式,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喷砂作业方式因环保问题受到诸多限制。对于薄壁钢板使用轨道通过式抛丸机进行机械抛丸方式的表面处理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辊道通过式抛丸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长度较长的型材置于输送辊道上,由驱动装置带动输送辊道将型材输送入抛丸清理室进行抛丸工作。但是薄壁钢板厚度很薄,采用机械抛丸方式易变形,表面氧化皮清理不彻底,粗糙度不达标,薄壁钢板在送入抛丸清理室时必须采用垂直进入方式,而现有输送辊道无法维持薄壁钢板的垂直状态,因此无法直接使用轨道通过式抛丸机对薄壁钢板进行抛丸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使薄壁钢板以垂直状态输送入轨道通过式抛丸机进行抛丸并得到达标的粗糙度,且防止薄壁钢板在抛丸过程中变形,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和设于输送辊道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左侧架和右侧架,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左侧架和右侧架底部均与底板连接,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均包括若干顶杆、若干横杆、若干竖杆和若干底杆,所述竖杆顶端连接顶杆底面,竖杆底端连接底杆表面,若干竖杆间隔分布于顶杆和底杆之间,若干横杆与竖杆相交设置。装载薄壁钢板时,将其从左侧架和右侧架之间的间隙顶部装入两者之间,再通过输送辊道输送装载薄壁钢板的固定组件通过抛丸机进行抛丸。
[0006]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以底板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长度为6~12m、宽度为0.5~1m、高度为1~3m。
[0008]作为优选,所述顶杆、横杆、竖杆和底杆之间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竖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斜杆,斜杆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竖杆,斜杆中部连接横杆。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吊耳。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底面可移除的抵接于输送辊道表面。
[0012]作为优选,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辊道底座、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若干输送辊,输送辊均匀分布且铰接于辊道底座上,输送辊端部通过传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
[001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
[0014]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若干链轮和若干链条,链条啮合连接于链轮,至少一个链轮固定连接于驱动部件端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通过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和输送辊道,方便的装载薄壁钢板并对其固定,使薄壁钢板以垂直状态输送入轨道通过式抛丸机进行抛丸并得到达标的粗糙度,且防止薄壁钢板在抛丸过程中变形。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输送辊道,2、固定组件,11、辊道底座,12、驱动部件,13、传动部件,14、输送辊,21、底板,22、左侧架,23、右侧架,24、吊耳,101、链轮,102、链条,201、顶杆,202、横杆,203、竖杆,204、底杆,205、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3]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和设于输送辊道1上的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包括底板21、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底部均与底板21连接。
[0026]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均包括一根顶杆201、两根横杆202、多个竖杆203和一根底杆204,为了加工制作方便,顶杆201、横杆202和底杆204均可由多根金属杆件首尾固定连接而成。
[0027]竖杆203顶端连接顶杆201底面,竖杆203底端连接底杆204表面,竖杆203间隔分布于顶杆201和底杆204之间,横杆202与竖杆203相交设置。
[0028]装载薄壁钢板时,将其从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之间的间隙顶部装入两者之间,再通过输送辊道1输送装载薄壁钢板的固定组件2通过抛丸机进行抛丸。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和设于输送辊道1上的固定组件2。
[0031]输送辊道1包括辊道底座11、驱动部件12、传动部件13和多个输送辊14,输送辊14均匀分布且铰接于辊道底座11上,输送辊14端部通过传动部件13连接驱动部件12。如图3所示,驱动部件12为电机,传动部件13包括多个链轮101和多个与链轮配合的链条102,链条102啮合连接于链轮101,至少一个链轮101固定连接于驱动部件12端部。
[0032]固定组件2包括底板21、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以底板21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底部均与底板21连接。
[0033]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的长度为6~12m、宽度为0.5~1m、高度为1~3m,本实施例中,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的长度为9m,宽度为0.7m,高度为1.8m。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均包括一根顶杆201、两根横杆202、多个竖杆203和一根底杆204,顶杆201、横杆202、竖杆203和底杆204之间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加工制作方便,顶杆201、横杆202和底杆204均可由多根金属杆件首尾固定连接而成。相邻竖杆20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斜杆205,斜杆205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竖杆203,斜杆205中部连接横杆202。
[0034]竖杆203顶端连接顶杆201底面,竖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和设于输送辊道(1)上的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底板(21)、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所述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底部均与底板(21)连接,所述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均包括若干顶杆(201)、若干横杆(202)、若干竖杆(203)和若干底杆(204),所述竖杆(203)顶端连接顶杆(201)底面,竖杆(203)底端连接底杆(204)表面,若干竖杆(203)间隔分布于顶杆(201)和底杆(204)之间,若干横杆(202)与竖杆(203)相交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以底板(21)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架(22)和右侧架(23)的长度为6~12m、宽度为0.5~1m、高度为1~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钢板抛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1)、横杆(202)、竖杆(203)和底杆(204)之间以焊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段先瑜张小明李国尧方鑫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泰深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