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692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其不仅传输的信号强,保证了传输效果,同时稳定性好,且其输出的电信号可以调节。其包括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顺次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理模块并连接最终的信号输出端,其还包括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及信号整理模块并联的信号调节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可以调节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信号处理
,具体为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光电转换是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过程。现有的光电信号转换传输电路,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时,信号较弱,传输效果差,同时电信号的噪声较多,无法保证电信号的稳定性;在将电信号进行输出时无法对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对现有的光电信号转换传输电路,传输信号弱,传输效果差,同时稳定性差,且输出的电信号无法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其不仅传输的信号强,保证了传输效果,同时稳定性好,且其输出的电信号可以调节。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其包括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顺次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理模块并连接最终的信号输出端,其还包括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及信号整理模块并联的信号调节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可以调节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光敏二极管D1,所述光敏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其包括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顺次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理模块并连接最终的信号输出端,其还包括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及信号整理模块并联的信号调节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可以调节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光敏二极管D1,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2一端,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一端、电容C1一端,所述电阻R1另一端、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23V电压源、+13V电压源,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理模块分别包括反相放大器N1、反馈放大器N2,所述反相放大器N1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反相放大器N1的3管脚连接+13V电压源,所述反相放大器N1的7管脚连接电阻R6一端、电容C7一端,所述电阻R6另一端连接+15V电压源,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反相放大器N1的4管脚连接电阻R25一端、电阻R7一端、电容C8一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

15V电压源,所述电容C8另一端接地,所述反相放大器N1的6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12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馈放大器N2的3管脚,所述反馈放大器N2的4管脚连接电阻R15一端、电容C11一端,所述电阻R15另一端连接

15V电压源,所述电容C11另一端接地,所述反馈放大器N2的2管脚连接电阻R13一端、电阻R14一端,所述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电容C13一端及+13V电压源,所述电容C13另一端接地,所述反馈放大器N2的7管脚连接电阻R16一端、电容C12一端,所述电阻R16另一端连接+15V电压源,所述电容C12另一端接地,所述反馈放大器N2的6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26一端,所述电阻R26另一端连接电阻R23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宏吴达
申请(专利权)人:纽威仕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