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粒子加固触发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143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单粒子加固触发器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主级锁存器以及从级锁存器,主级锁存器和/或从级锁存器的反馈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延迟元件;延迟元件用于在所处的锁存器的数据保持阶段,当该锁存器反馈环的第一节点受单粒子入射影响时,保持反馈环第二节点的电平不变,待电离辐射结束后恢复受单粒子入射影响的第一节点的电平。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占用面积小且具有较好的抗单粒子翻转特性的触发器电路。路。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粒子加固触发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粒子加固触发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数字电路芯片在辐射环境中,外部入射的带电粒子会引发电离辐射,在粒子的运动轨迹周围产生一定数目的电子

空穴对。当沿粒子入射方向所淀积的电子空穴对足够多时,由耗尽层收集到的电子空穴对所引起的电流会导致漏极电平的翻转,形成单粒子翻转。
[0003]传统的加固方法为双重互锁(Dual Inter

locked Storage Cell,DICE)、保护门双重互锁结构(guard

gates DICE,GDICE)等,它们通过增加传输通道及存储节点,并采用互锁结构实现。其中,DICE相当于一个四节点存储单元,数据由其中两点写入,另外两点电平由反馈形成,最终形成四点互锁结构。
[0004]但是,传统加固方式由于增加存储节点和互锁结构,造成电路的晶体管数目的增加,增大面积开销。同时由于增加互锁结构,造成数据传输速度变慢。此外,当辐射能量较高或触发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粒子加固触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串联的主级锁存器以及从级锁存器,所述主级锁存器和/或所述从级锁存器的反馈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延迟元件;所述延迟元件用于在所处的锁存器的数据保持阶段,当该锁存器反馈环的第一节点受单粒子入射影响时,保持所述反馈环第二节点的电平不变,待电离辐射结束后恢复受单粒子入射影响的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元件包括电阻以及门控开关,所述电阻与所述门控开关并联,所述电阻以及所述门控开关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延迟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电阻以及所述门控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延迟元件的输出端;所述门控开关用于在所处的锁存器的数据保持阶段,进行断开,当该锁存器反馈环的第一节点受单粒子入射影响时,利用延迟元件的负载特性保持所述反馈环第二节点的电平不变,待电离辐射结束后恢复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元件包括电容与门控开关,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门控开关的一端串联,所述门控开关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延迟元件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固定电平;所述门控开关用于在所处的锁存器的数据保持阶段,进行闭合,当该锁存器反馈环的第一节点受单粒子入射影响时,利用延迟元件的负载特性保持所述反馈环第二节点的电平不变,待电离辐射结束后恢复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级锁存器的反馈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延迟元件,所述主级锁存器包括第一反相器与第一时钟门控元件;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时钟门控元件并联,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时钟门控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主级锁存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时钟门控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主级锁存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器所在的支路和/或所述第一时钟门控元件所在的支路设置有所述延迟元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珍珍韩郑生刘海南杨婉婉卜建辉许婷郭燕萍王成成赵发展罗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