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65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具有固定框架,并在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弹簧网、柔性保护结构,有效避免石块冲击造成损伤,加强了对水下设备的防护;同时设有柔性支撑结构,该结构进一步固定水下设备;固定框架下方设有多角度转动的犁式固定杆和螺纹固定杆,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仪器设备在不同水体环境中的稳定固定;同时利用犁式固定杆和螺纹固定杆提升了固定框架的抓地力,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强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强了该装置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采样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中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涉及到对水下原位采集设备、水下检测设备的固定。针对上述需求,目前往往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固定:
[0003](1)利用固定竖杆进行固定。
[0004]该种方式将多段相互连接的固定杆竖直插入水中,固定杆侧部设置安装架,实验设备放置在安装工位中。但在水体流速较大的情况下,该种方式不能稳定且长时间放置在水中,易受到固定杆冲刷松动而产生固定装置位移的情况,固定效果不理想。
[0005](2)利用重物进行固定。
[0006]该种方式一般具有基座、锚定支架和浮球,基座为块状的重物,下表面设有十字凹槽,在十字凹槽的交叉处开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连接杆穿过安装孔伸出在基座的上面,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连接绳索与浮球连接,水下实验设备固定于连接杆与浮球之间的连接绳索上。但该种方式防护效果不理想,当水体环境复杂,很容易导致实验设备的损坏。
>[0007]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部开口,所述固定框架(1)中前、后侧设置有多个卡簧(2),所述卡簧(2)与柔性网兜(3)的边缘连接,以形成放置水下设备(9)的弧形空间,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面、底面及侧面均设置有弹簧网(4),以实现对水下设备(9)的多方位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有第一竖直杆(11)、第二竖直杆(12)、第三竖直杆(13)及第四竖直杆(14),所述第一竖直杆(11)与第二竖直杆(12)之间、第二竖直杆(12)与第三竖直杆(13)之间、第三竖直杆(13)与第四竖直杆(14)之间、第一竖直杆(11)与第四竖直杆(14)之间及固定框架(1)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水平杆(15),以保证对水下设备(9)保护的前提下降低对水体的影响,所述弹簧网(4)与水平杆(15)连接,以实现对水下设备(9)的多方位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杆(11)与第二竖直杆(12)之间设置有柔性支撑结构(6),以实现对水下设备(9)侧面的支撑以提高稳定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冲击水下原位采集设备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6)包括有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及第三支撑杆(63),所述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对应与第一竖直杆(11)、第二竖直杆(12)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的另一端均与第三支撑杆(63)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支撑杆(63)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水下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秀荣朱宇思宁义茹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