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包含:具有圆筒形外周面并能够在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的转子、励磁用的线圈、以及具有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圆弧面,而且具有通过对线圈通电发生互不相同的磁极的第1磁极部和第2磁极部的轭铁。转子具有划定外周面同时在圆周方向上充磁为不同的磁极的充磁转子部、与充磁转子部成一整体转动地不充磁地形成的驱动栓、以及从所述外周面向径向突出,同时充磁为与其外周面相同的磁极,并能够与第1磁极部或第2磁极部相对地形成的突出部。采用这种结构,转子除了具有充磁转子部以及不充磁的驱动栓外,具有从充磁转子部外周面突出同时已经充磁的突出部,因此转子与轭铁相对,起磁性作用的面增加,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支持力和驱动转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电磁力发生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特别是涉及具备具有充磁的外周面的转子、形成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磁极部的轭铁等,适合在驱动照相机的快门叶片、可变光阑叶片等叶片构件时使用的电磁致动器以及使用所述致动器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照相机的快门装置等上安装的已有的电磁致动器,已知有具备相对于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的基板转动自如地支持着的同时,外周面在圆周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充磁为N极和S极的圆柱状的转子、具有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的磁极部的实质上为U字形的轭铁、卷绕在轭铁的周围的励磁用的线圈等的致动器(例如日本特开平9-152645号公报、特开平2001-327143号公报)。又,作为另一种电磁致动器,已知有具备相对于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的基板转动自如地支持着的同时,外周面在圆周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充磁为N极和S极的圆柱状的转子,固定成将相对于该转子将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一整体地进行转动,通过与将突出部形成于基板上的制动器接触,限制转子的转动范围的电磁致动器(例如特开平7-13215号公报)。但是,随着数码照相机的小型化,安装的电磁致动器也有必要小型化。因此,如果保持原来的结构谋求小型化,则充磁的圆柱状转子变小,通电时转子发生的驱动转矩以及不通电时磁吸引力不能够确保,作为快门叶片等的驱动源使用时稳定地驱动快门叶片,并且及其保持于规定的位置上有困难。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小型化,同时确保所希望的驱动转矩、磁吸引力等,在作为照相机快门叶片、可变光阑叶片、ND滤光片叶片、其他滤光片叶片的驱动源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发生稳定的驱动力或支持力的电磁致动器、以及使用这种致动器的照相机用叶片的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具备具有圆筒形外周面并能够在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的转子、励磁用的线圈、以及具有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圆弧面,而且具有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发生不同的磁极的第1磁极部和第2磁极部的轭铁,所述转子具有划定所述外周面同时在圆周方向上充磁为不同的磁极的充磁转子部、与所述充磁转子部成一整体转动地不充磁地形成的驱动栓(peen)、以及从所述外周面向径向突出,同时充磁为与其外周面相同的磁极,并能够与所述第1磁极部或所述第2磁极部相对地形成的突出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转子除了充磁转子和不充磁的驱动栓(peen)外,还有从充磁转子部的外周面突出,同时充磁为与突出的部分的外周面相同的磁极的突出部,由于该突出部与轭铁上形成的第1磁极部或第2磁极部相对地形成,因此转子和与轭铁相对,发生磁相互作用的面增加。借助于此,在不对线圈通电时,突出部与第1磁极部或第2磁极部之间产生强大的磁吸引力,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持力,在对线圈通电时,突出部与第1磁极部或第2磁极部之间由电磁力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能够得到稳定的驱动转矩。另一方面,由于驱动栓形成为没有充磁的非充磁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发生超过需要的磁吸引力和驱动力矩,能够得到平滑稳定的转动动作,能够谋求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小型化,而且能够得到发生所希望的支持力以及驱动转矩的电磁致动器。在上述电磁致动器中,可以采用充磁转子部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的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形成所述突出部,使其从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中的一方突出。采用这种结构,则对于已有的转子,只要在外周部设置突出部,充磁为与其外周面相同的磁极即可,因此能够谋求简化结构,容易设定需要的驱动力矩和磁吸引力。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磁致动器中,采用充磁转子部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的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形成所述突出部,使其从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双方突出。采用这种结构,则在两个地方设置突出部,因此能够得到更大的磁吸引力和驱动力矩。在如上所述的电磁致动器,采用充磁转子部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的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形成所述突出部,使其从N极外周面和S极外周面两者的边界区域突出。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则突出部充磁为N极和S极,因此能够形成对于轭铁的第1磁极部的圆弧面及第2磁极部的圆弧面,从径向的内侧与其相对的结构,能够灵活设定与叶片构件的动作相应的动作角度。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具备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的基板、可在临近开口部的位置与从开口部退避的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叶片构件、以及驱动叶片构件的驱动源,该驱动源是形成上述电磁致动器的任一种结构的电磁致动器。采用如上所述结构,则驱动源采用上述电磁致动器,因此能够谋求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装置的小型化,而且能够从转子输出充分的驱动力,叶片构件在所希望的定时能够得到可靠、稳定的驱动,又能够支持于规定的位置(例如临近开口部的位置或从开口部退避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的实施形态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的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的照相机用叶片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展开剖视图。图4A、图4B、图4C、图4D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磁致动器的动作的表示各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是表示叶片构件处于临近开口部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是表示叶片构件处于从开口部退避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平面图。图8A、图8B、图8C、图8D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电磁致动器的动作的表示各状态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平面图。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电磁致动器的动作的表示各状态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图6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于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的一实施形态。如图1~图3所示,这种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具备作为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10a、20b的基板的底板10和背板20、可在临近开口部10a、20a的位置与从开口部10a、20a退避的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地支持于底板10的叶片构件30、以及作为驱动叶片构件30的驱动源的电磁致动器40等。如图1~3所示,底板10具备形成圆形的曝光用的开口部10a、转动自如地支持下述转子41的支持轴11、大致为扇形的贯通孔10b、使下述轭铁42定位的定位销12和定位突起13、形成螺丝B能够拧在其中的螺丝孔14a的连结部14、以及转动自如地支持叶片构件30的支持轴15等。如图3所示,背板20与底板10的背侧端面保持规定的间隔利用螺丝B连接,划定转动自如地容纳叶片构件30的叶片室W。如图5和图6所示,叶片构件30具备支持轴15插入的圆孔31、以及下述驱动栓41b插入的长孔32。而且利用驱动栓41b的往复运动,叶片构件30如图5所示,在临近开口部10a、20a的位置与如图6所示从开口部10a、20a退避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还有,作为叶片构件30,可以使用由遮光性板材形成的快门叶片、使通过的光量减少的ND(Neutral Density;中性)滤光片叶片、或截断红外光的滤光片叶片等各种叶片构件。如图1~图3所示,电磁致动器40利用转动自如地支持于底板10的转子41、大致形成U字形的轭铁42、励磁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圆筒形外周面并能够在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的转子、 励磁用的线圈、以及 具有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圆弧面,而且具有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发生不同的磁极的第1磁极部和第2磁极部的轭铁, 所述转子具有划定所述外周面同时在圆周方向上充磁为不同的磁极的充磁转子部、与所述充磁转子部成一整体转动地不充磁地形成的驱动栓、以及从所述外周面向径向突出,同时充磁为与其外周面相同的磁极,并能够与所述第1磁极部或所述第2磁极部相对地形成的突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伸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