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70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属于竹叶茶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内通过联动驱动机构联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网筒,在发酵箱的内顶部设有与网筒相适应的加湿机构;在网筒上沿轴向设有进出料口,在网筒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进出料口相适应的封堵头,所述封堵头的内端面与网筒的内表面在同一弧面上;在网筒内沿周向等距均布有三根打散杆,各打散杆的轴线与网筒的轴线平行;在发酵箱的顶部设有与封堵头相适应的进料口,在发酵箱的底部设有与封堵头相适应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的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用于竹叶发酵。用于竹叶发酵。用于竹叶发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竹叶发酵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竹叶茶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茶。竹叶茶具有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竹叶青茶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0003]在竹叶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竹叶进行发酵。现有的发酵装置为了避免搅拌杆对竹叶造成损坏,一般会在发酵罐内沿水平方向设置能够旋转的网筒,通过网筒的旋转,实现对竹叶进行搅拌,避免竹叶损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采用该结构后,竹叶一般是从网筒的端部进出,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将竹叶平铺在网筒内或从网筒内掏出,进出料非常不便,影响竹叶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的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内通过联动驱动机构联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网筒,在发酵箱的内顶部设有与网筒相适应的加湿机构;在网筒上沿轴向设有进出料口,在网筒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进出料口相适应的封堵头,所述封堵头的内端面与网筒的内表面在同一弧面上;在网筒内沿周向等距均布有三根打散杆,各打散杆的轴线与网筒的轴线平行;在发酵箱的顶部设有与封堵头相适应的进料口,在发酵箱的底部设有与封堵头相适应的出料口;
[0006]在发酵箱的外顶部设有与进出料口相适应的切丝机构,在发酵箱的侧面设有控制单元,联动驱动机构、加湿机构和切丝机构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0007]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网筒两端且通过轴承与发酵箱转动连接的旋转轴,在发酵箱上设有与其中一个旋转轴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在另一个旋转轴的自由端设有位于发酵箱外的转盘,在转盘上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设有限位螺栓,在发酵箱的侧面设有与限位螺栓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
[0008]当限位螺栓与第一定位螺孔连接时,进出料口与进料口对齐;当限位螺栓与第二定位螺孔连接时,进出料口与出料口对齐。
[0009]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网筒的两端敞口设置,在网筒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呈锥形的环状变径部,在各环状变径部的自由端连接有与联动驱动机构联动的固定盘,各打散杆连接在两个固定盘之间。
[0010]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加湿机构包括设置在发酵箱内顶
部且与网筒相适应的若干加湿管,各加湿管与外部供水单元连接,在各加湿管的底部导通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在发酵箱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1]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封堵头外围的网筒上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螺杆,在封堵头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与各螺杆一一相应的固定孔,各螺杆活动穿过相应的固定孔且自由端连接有限位螺母;封堵头通过固定环、螺杆、固定孔和限位螺母的配合与网筒可拆卸连接。
[0012]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切丝机构包括设置在发酵箱上的支架,在支架上通过推送气缸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输送带,在机架上设有与输送带出料端相适应的落料斗;在机架的底部设有滑块,在支架上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在机架上通过切丝气缸连接有刀座,在刀座上设有与输送带相适应的切刀;
[0013]平常状态下,落料斗远离进料口;切丝状态下,落料斗的出料端位于进出料口的上方。
[0014]上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中,所述刀座上设有若干滑套,在各滑套内沿竖直方向活动穿设有滑杆,在各滑杆的上端连接有限位块且下端连接有压料块,所述压料块的上端呈弧形,在压料块上设有与切刀相适应的通孔,在通孔内设有与切刀的表面相适应的清理刷;在压料块与滑套之间的滑杆上套有压紧弹簧。
[0015]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的进出料口、封堵头、打散杆、进料口、出料口和切丝机构的相互配合,在进料时,进出料口与进料口对齐,竹叶通过切丝机构切丝后经由进料口和进出料口进入网筒内,并经由打散杆打散后平铺在网筒内,然后通过封堵头对进出料口进行封堵,即可对竹叶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竹叶被切成细小条状,并进行打散,使得竹叶不易遇湿层叠粘连在一起,发酵均匀,保证发酵质量,使用效果较好。在出料时,进出料口与出料口对齐,取出封堵头后,即可将发酵后的竹叶从网筒内排出,排料速度较快。本技术结构紧凑,方便竹叶进出料,大大提高竹叶加工效率,同时发酵均匀,保证发酵质量,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切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发酵箱;2、联动驱动机构;2a、旋转轴;2b、驱动电机;2c、转盘;2d、限位螺栓;2e、第一定位螺孔;2f、第二定位螺孔;3、网筒;4、加湿机构;4a、加湿管;4b、雾化喷头;4c、湿度传感器;5、进出料口;6、封堵头;7、打散杆;8、进料口;9、出料口;10、切丝机构;10a、支架;10b、推送气缸;10c、机架;10d、输送带;10e、落料斗;10f、滑块;10g、滑轨;10h、切丝气缸;10i、刀座;10j、切刀;10k、滑套;10m、滑杆;10n、限位块;10p、压料块;10q、通孔;10r、清
理刷;10s、压紧弹簧;11、控制单元;12、环状变径部;13、固定盘;14、固定环;15、螺杆;16、固定板;17、固定孔;18、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1,所述发酵箱1内通过联动驱动机构2联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网筒3;具体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网筒3两端且通过轴承与发酵箱1转动连接的旋转轴2a,在发酵箱1上设有与其中一个旋转轴2a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2b,所述驱动电机2b与控制单元11连接;在另一个旋转轴2a的自由端设有位于发酵箱1外的转盘2c,在转盘2c上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设有限位螺栓2d,在发酵箱1的侧面设有与限位螺栓2d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孔2e和第二定位螺孔2f;当限位螺栓2d与第一定位螺孔2e连接时,进出料口5与进料口8对齐;当限位螺栓2d与第二定位螺孔2f连接时,进出料口5与出料口9对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进出料口5与进料口8或出料口9对齐。
[0024]进一步的,所述网筒3的两端敞口设置,在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内通过联动驱动机构(2)联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网筒(3),在发酵箱(1)的内顶部设有与网筒(3)相适应的加湿机构(4);在网筒(3)上沿轴向设有进出料口(5),在网筒(3)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进出料口(5)相适应的封堵头(6),所述封堵头(6)的内端面与网筒(3)的内表面在同一弧面上;在网筒(3)内沿周向等距均布有三根打散杆(7),各打散杆(7)的轴线与网筒(3)的轴线平行;在发酵箱(1)的顶部设有与封堵头(6)相适应的进料口(8),在发酵箱(1)的底部设有与封堵头(6)相适应的出料口(9);在发酵箱(1)的外顶部设有与进出料口(5)相适应的切丝机构(10),在发酵箱(1)的侧面设有控制单元(11),联动驱动机构(2)、加湿机构(4)和切丝机构(10)分别与控制单元(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网筒(3)两端且通过轴承与发酵箱(1)转动连接的旋转轴(2a),在发酵箱(1)上设有与其中一个旋转轴(2a)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2b),所述驱动电机(2b)与控制单元(11)连接;在另一个旋转轴(2a)的自由端设有位于发酵箱(1)外的转盘(2c),在转盘(2c)上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设有限位螺栓(2d),在发酵箱(1)的侧面设有与限位螺栓(2d)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孔(2e)和第二定位螺孔(2f);当限位螺栓(2d)与第一定位螺孔(2e)连接时,进出料口(5)与进料口(8)对齐;当限位螺栓(2d)与第二定位螺孔(2f)连接时,进出料口(5)与出料口(9)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3)的两端敞口设置,在网筒(3)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呈锥形的环状变径部(12),在各环状变径部(12)的自由端连接有与联动驱动机构(2)联动的固定盘(13),各打散杆(7)连接在两个固定盘(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竹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4)包括设置在发酵箱(1)内顶部且与网筒(3)相适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来辉曾少平李煌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