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50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4
本公开涉及避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通过设置两个弹性组件,可以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或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由于是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各弹性组件的使用寿命,且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避震
,尤其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式承载设备行进过程中,由于路面情况复杂,移动式承载设备往往会随着路面的变化情况发生颠簸从而发生上下震动。在移动式承载设备发生震动时,不仅可能会对移动式承载设备的内部零件造成毁损,也可能会对移动式承载设备承载的物或人造成损伤。
[0003]基于上述原因,通常会在移动式承载设备中设置避震装置,以减轻移动式承载设备在行进过程中因路面情况变化而发生的震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避震装置所能取得的避震效果有限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避震装置的避震效果及使用寿命,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
[0006]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铰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铰接;
[0007]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300)铰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400)铰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300)铰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400)铰接;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上摆臂(500)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包括第一减震弹簧(101)和第一减震器(102),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1)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震器(102)上,所述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300)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400)铰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包括第二减震弹簧(201)和第二减震器(202),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01)套设在所述第二减震器(202)上,所述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300)铰接,所述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40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102)和所述第二减震器(202)均为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为液压式阻尼减震器、气压式阻尼减震器或电动式阻尼减震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支承架(300)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所述上摆臂(50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铰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外壳(301)和具有开口的第一内壳(303),所述第一外壳(301)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内壳(303)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内壳(303)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一外壳(301)的开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内壳(303)的开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壳(303)铰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外壳(302)和具有开口的第二内壳(304),所述第二外壳(302)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内壳(304)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内壳(304)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二外壳(302)的开口内,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内壳(3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煊王超童天辰
申请(专利权)人: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