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406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包括上模,下模,形成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形成于上模内的上腔室,以及形成于下模内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所述上腔室内壁与顶面呈弧形过渡,所述下腔室内壁与底面呈弧形过渡,并形成台阶面,且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现柔性电路板的包胶处理,将柔性电路板置于两片硅胶制品中,并将两片硅胶制品粘合,即能实现包胶;为防止脱胶,将下腔室外围处做增高处理,当上模与下模压合过程中,两片硅胶制品压合效果更好,粘接更牢固。粘接更牢固。粘接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粘合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材质电路的包胶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粘合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电路板设计越来越趋于高精度、高密度化,因而诞生了柔性电路板,其以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而备受青睐;但为了对其进行保护,需对其进行包胶处理,一般通过胶水双面粘合包胶,易出现脱胶情况,良品率低,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辅助粘合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粘合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面粘合包胶时,易出现脱胶而导致良品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包括上模,下模,形成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形成于上模内的上腔室,以及形成于下模内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所述上腔室内壁与顶面呈弧形过渡,所述下腔室内壁与底面呈弧形过渡,并形成台阶面,且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
[0005]优选的,所述台阶面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形成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形成于上模内的上腔室,以及形成于下模内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所述上腔室内壁与顶面呈弧形过渡,所述下腔室内壁与底面呈弧形过渡,并形成台阶面,且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的高度为0.1mm~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粘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呈一体结构设置的上座体及上置体,所述上置体设置于上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亚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