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27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包括水培(1)杯、水培杯杯罩(2)、杯罩盖(3)和保鲜膜(4)。所述水培杯(1)上设置有水培杯杯罩(2),其上开设有通风透气口(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具体是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隶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世界性蔬菜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经在温带和热带地区传播,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三叶草斑潜蝇的幼虫期和成虫期都可危害作物,其主要寄主植物为豇豆,成虫的产卵器在叶片上刺孔产卵,并在植物叶片表面形成银点。卵孵化成幼虫后便取食叶片和叶肉组织,形成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不仅损坏叶肉组织和叶绿素,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严重时导致豇豆叶片枯萎脱落,植株枯死,给农业和园艺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前,三叶草斑潜蝇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其抗药性发展迅速,已对常用化学农药产生了较高抗性水平。
[0003]害虫抗药性监测是害虫防治的重要基础,生物测定作为害虫抗药水平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能反映害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水平,而且对田间施药及其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0004]传统的三叶草斑潜蝇的室内生物测定大多采用培养皿和滤纸进行,将滤纸浸湿铺在培养皿底部,给予叶片水分,此类装置虽然可以保证生物测定环境的湿度,但其无法保证装置空气流通,而且在给叶片补充水分时会影响农药的浓度,最终影响生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包括水培杯、水培杯杯罩、杯罩盖和保鲜膜。所述水培杯上设置有水培杯杯罩,所述水培杯杯罩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通风透气口,所述通风透气口上粘接有杯罩盖,所述杯罩盖为网状结构;所述保鲜膜覆盖在水培杯的杯口上,使用时根据需要开设孔洞。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培杯及水培杯杯罩均为透明塑料材质,其规格大小不定(可以选择160ml或者200ml),或根据所放豇豆苗数量、个人喜好和实验重复次数而定,选择时,水培杯杯罩的口径要大于水培杯的口径。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杯罩盖的材质为200目的尼龙纱网。
[0010]与现有的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测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设计合理,装置轻便易于搬运;同时,方便清洗,可以重复利用;使用的水培杯及水培杯杯罩的规格大小可以完全根据生测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喜好来进自由选择,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可以从外面随时观察并记录三叶草斑潜蝇的状态及
实验数据;保鲜膜的使用不仅有利于豇豆的存活,而且可以收集三叶草斑潜蝇的蛹,防止其落入水中;设置的通风透气口,简单实用,利于装置内空气流通;200目尼龙纱网的杯罩盖,轻便透气还可防治三叶草斑潜蝇飞出瓶外;本技术消除了传统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不能循环利用、空气不流通、且湿度太低和由于操作不当影响实验数据的弊端,提高了害虫室内生物测定装置的可持续性及操作简便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中水培杯杯罩2的俯视图。
[0014]其中:水培杯1;水培杯杯罩2;通风透气口2

1;杯罩盖3;保鲜膜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根据本技术实施试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试例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并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试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试例,而并非全部的实施试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试例,本领域普通室内生物测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试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畴。
[0016]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试例中,一种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的装置,包括水培杯1、水培杯杯罩2、杯罩盖3和保鲜膜4。所述水培杯1上设置有水培杯杯罩2,所述水培杯杯罩2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通风透气口2

1,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培杯1内湿度的恒定以及瓶内空气流通,确保三叶草斑潜蝇可以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生长;所述通风透气口2

1上粘接有杯罩盖3,所述杯罩盖3为网状结构,其材质为200目的尼龙纱网,目的是为了防止三叶草斑潜蝇从装置瓶内飞出从而对实验产生影响,并且200目尼龙纱网的杯罩盖3可以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所述保鲜膜4覆盖在水培杯1的杯口上,使用时根据需要开设孔洞,这样有利于保证叶片的存活,保持装置内湿度,同时,利于收集三叶草斑潜蝇的蛹。
[0017]所述水培杯杯罩2上的通风透气口2

1的开设,可采用壁纸刀或其他工具自中心去除一定面积(面积大小可按照水培杯杯罩2的大小做处理),保证装置内空气流通,防止三叶草斑潜蝇在装置内缺氧或空气不流通造成死亡;
[0018]所述水培杯1和水培杯杯罩2均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利于观察和记录;选择规格时水培杯杯罩2的口径要大于水培杯1的口径,在保证空气流通的处理要求情况下尽量相互结合紧密;由于是搭配的耗材,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规格搭配。
[0019]本技术的操作方法
[0020]本技术在室内生物测定过程中,首先,将水培杯1装入清水,大约为杯身的2/3处,用保鲜膜4封口;水培杯杯罩2的口径选择时要比水培杯1的口径大一些,以两者的结合紧密为宜,将处理过的水培杯杯罩2用200目尼龙纱网的杯罩盖3封口,并将水培杯1和水水培杯杯罩2紧密结合即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并可使用;当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时,可将带有虫道的豇豆苗浸药晾干后,在茎端下方斜剪掉多余的根茎,移入装置中;并事先在保鲜膜4中央戳一个孔洞(孔洞数量和大小为非限定性的,根据实验要求和植株长势而定),方便将豇豆苗的茎穿过保鲜膜插入水中即可,最后盖上处理过的水培杯杯罩2;在实验过程中,经过
不同时间来观察三叶草斑潜蝇的状态并记录数据。
[0021]实施例:
[0022]1.豇豆苗长度大约10cm,水培杯1可选择160ml,水培杯杯罩2选择300ml,装置内放置一株豇豆苗;
[0023]2.豇豆苗长度15cm左右,水培杯1可选择200ml,水培杯杯罩2水培杯的规格为:口径为90mm,高为125mm,装置内可放置三株豇豆苗。
[0024]此外,应当充分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具体实施方式加以阐述,但并非是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晰明了,在本领域的生测技术人员应当将此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而各实施试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整合,促成本领域生测技术人员可以清晰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豇豆害虫三叶草斑潜蝇室内生物测定装置,包括水培杯(1)、水培杯杯罩(2)、杯罩盖(3)和保鲜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杯(1)上设置有水培杯杯罩(2),所述水培杯杯罩(2)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通风透气口(2

1),所述通风透气口(2

1)上粘接有杯罩盖(3),所述杯罩盖(3)为网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英巩雪燕李芬张华剑刘凯扬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