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03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池,包括电解池外壳和盖体组件,盖体组件盖设于电解池外壳的顶端,盖体组件上装设有朝向电解池底部布置的电极杆组件,电极杆组件包括导线、电极片和第一套管,电极片与导线相连,第一套管套设于导线上,第一套管与电极片通过热压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可靠性高、测试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且能有效降低试验成本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池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物料成分分析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电解池。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池是物料成分分析设备重要组成部件,以库仑定硫仪为例,传统的电解池包括用于盛装电解液的容腔、盖体,电解池内设有电极杆、电极片和进气管等部件,现有的库仑定硫仪电解池一般有两对电极,一对指示电极、一对电解电极,导线通常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电极片的末端,通过在导线上套设塑料套管,然后使用AB胶或者其它胶水将电极片与套管端部头之间的空隙封住,胶水大面积裸露在外面,采用胶封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胶水本身质量不稳定、杂质多,由于电解液为弱酸性液体,固化后的胶浸泡在电解液中仍会析出杂质,析出的杂质呈现一定的离子特性或者具有粘附性,在电解池电解电极通电后电解正极会吸附带有负离子的杂质,杂质会沉积在铂电极的表面,随着实验个数的增加杂质会越积越厚,甚至影响铂电极的灵敏度,极大影响了测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目前在实际应用时,采用胶封的方式,测试不到50个样品就可能出现铂电极被污染的情况,导致用户使用时需要频繁的及时清洗铂电极,否则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铂电极清洗困难,需要更换电解池,电解池价格昂贵,频繁更换导致实验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可靠性高、测试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且能有效降低试验成本的电解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解池,包括电解池外壳和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盖设于电解池外壳的顶端,所述盖体组件上装设有朝向电解池底部布置的电极杆组件,所述电极杆组件包括导线、电极片和第一套管,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导线相连,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导线上,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电极片通过热压方式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盖设于电解池外壳的顶端,所述外盖压设于内盖上,所述电极杆组件安装在所述内盖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电极片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极片的槽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与电极片之间设有粘合剂。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气漏斗组件,所述进气漏斗组件包括砂芯漏斗和第二套管,所述砂芯漏斗通过密封件与第二套管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盖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杆组件与所述内盖之间采用密封活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内盖为螺旋式连接或插拔式
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管为非金属材料套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套管为非金属材料套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技术的电解池,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电极杆组件中的第一套管与电极片通过热压方式密封连接,无需使用AB胶或者其它胶水封住套管与电极片之间的缝隙,避免固化后的胶裸露浸泡在电解液中而析出杂质影响电极片,提高了测试精度,同时也减少了电极片更换频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0016]2、本技术的电解池,进气漏斗组件包括砂芯漏斗和第二套管,砂芯漏斗通过密封件与第二套管一端相连,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内盖相连。电解池在使用过程中,砂芯漏斗及第二套管的连接处也浸在电解液中,通过采用密封件替代原有的胶水对砂芯漏斗及第二套管连接处进行密封,不仅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固化的胶析出杂质影响电极片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电解池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电解池拆除外壳后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电解池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电解池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电极片组件在具体实施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电解池外壳;2、盖体组件;21、外盖;22、内盖;3、电极杆组件;31、导线;32、电极片;33、第一套管;4、进气漏斗组件;41、砂芯漏斗;42、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解池,包括电解池外壳1和盖体组件2,盖体组件2盖设于电解池外壳1的顶端,盖体组件2上装设有朝向电解池底部布置的电极杆组件3,电极杆组件3包括导线31、电极片32和第一套管33,电极片32与导线31相连,第一套管33套设于导线31上,第一套管33与电极片32通过热压方式连接。
[0026]本实施例的电解池,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电极杆组件3中的第一套管33与电极片32通过热压方式密封连接,无需使用AB胶或者其它胶水封住第一套管33与电极片32之间的缝隙,避免固化后的胶裸露浸泡在电解液中而析出杂质影响电极片32,提高了测试精度,同时也减少了电极片32更换频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0027]本实施例中,盖体组件2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内盖22盖设于电解池外壳1的顶端,外盖21压设于内盖22上,电极杆组件3安装在内盖22上。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33与电极片32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极片32的槽孔。进一步的,在优先实施例中,在第一套管33端部的中间对称开设两个槽孔,制作安装时,将焊接好的导线31从第一套管33中穿过,使电极片32卡入第一套管33的槽孔内,通过热压
方式将第一套管33开设有槽孔的一端软化使其与电极片32压接在一起。
[0029]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套管33与电极片32连接处的密封性,第一套管33的内壁与电极片32之间设有粘合剂,如通过针筒将胶灌装至第一套管33的内壁中,由于粘合剂没有裸露在第一套管33的外壁上,不会与电解液接触,因此能有效避免粘合剂中的杂质析出而影响电极片32。
[003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漏斗组件4,进气漏斗组件4包括砂芯漏斗41和第二套管42,砂芯漏斗41通过密封件与第二套管42一端相连,第二套管42的另一端与内盖22相连。电解池在使用过程中,砂芯漏斗41及第二套管42的连接处也浸没在电解液中,通过采用密封件替代原有的粘合剂对砂芯漏斗41及第二套管42连接处进行密封,不仅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还能避免固化的胶析出杂质影响电极片32的灵敏度。
[0031]本实施例中,电极杆组件3与内盖22之间采用密封活动连接,第二套管42与内盖22为螺旋式连接或插拔式连接。电极杆组件3与内盖22之间采用密封活动连接,方便独立拆卸每根电极杆组件3,避免更换整个电解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池外壳(1)和盖体组件(2),所述盖体组件(2)盖设于电解池外壳(1)的顶端,所述盖体组件(2)上装设有朝向电解池底部布置的电极杆组件(3),所述电极杆组件(3)包括导线(31)、电极片(32)和第一套管(33),所述电极片(32)与所述导线(31)相连,所述第一套管(33)套设于所述导线(31)上,所述第一套管(33)与所述电极片(32)通过热压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所述内盖(22)盖设于电解池外壳(1)的顶端,所述外盖(21)压设于内盖(22)上,所述电极杆组件(3)安装在所述内盖(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33)与所述电极片(32)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极片(32)的槽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德吴成乞陈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