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61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5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束卡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以及活动件,活动件活动设置在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之间,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约束部和第一磁吸部,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约束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约束部和第二约束部共同构成用于约束线束的约束空间,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设置为能够相互吸引,以使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相互靠近,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上均形成有用于供活动件穿过的第一通槽;线束卡扣具有约束状态和释放状态,在约束状态,活动件的两端穿过第一通槽,以使第一约束部和第二约束部能够相互靠并约束线束;在释放状态,活动件的两端从第一通槽内脱出,且活动件夹持在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之间。之间。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卡扣


[0001]本公开涉及线束装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束卡扣。

技术介绍

[0002]线束卡扣为固定、约束线束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线束卡扣一般包括两个线束约束部,两个线束约束部通过卡扣结构卡接,具体地,在需要固定线束时,首先将线束穿过两个线束约束部,然后将卡扣结构进行闭合,使线束被约束在两个线束约束部之间;在需要拆卸线束卡扣时,需要用力使卡扣结构打开,由于卡扣结构的闭合力较大,加之卡扣结构通常由塑料制成,所以在打开卡扣结构时容易出现卡扣结构损坏而导致线束卡扣失效的情况,导致线束卡扣难以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卡扣,能够提高线束卡扣的使用寿命,使线束卡扣能够反复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束卡扣,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活动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相对设置,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约束部和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约束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共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件(1)、第二调节件(2)以及活动件(3),所述第一调节件(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2)相对设置,所述活动件(3)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1)与所述第二调节件(2)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件(1)包括第一约束部(11)和第一磁吸部(12),所述第二调节件(2)包括第二约束部(21)和第二磁吸部(22),所述第一约束部(11)和所述第二约束部(21)共同构成用于约束线束的约束空间(9),所述第一磁吸部(12)和所述第二磁吸部(22)设置为能够相互吸引,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1)与所述第二调节件(2)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磁吸部(12)和所述第二磁吸部(22)上均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活动件(3)穿过的第一通槽(4);所述线束卡扣具有约束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约束状态,所述活动件(3)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4),以使所述第一约束部(11)和所述第二约束部(21)能够相互靠并约束所述线束;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活动件(3)的两端从所述第一通槽(4)内脱出,且所述活动件(3)夹持在所述第一磁吸部(12)与所述第二磁吸部(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卡扣还包括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用于向所述活动件(3)施加使其朝向所述约束空间(9)移动的弹性力,所述活动件(3)靠近所述约束空间(9)的一侧上设置有抵顶杆(31),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抵顶杆(31)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约束空间(9)内,且所述抵顶杆(31)远离所述活动件(3)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线束抵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卡扣还包括支撑件(6),所述活动件(3)位于所述支撑件(6)与所述抵顶杆(31)之间,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3)背离所述抵顶杆(31)的一侧连接,所述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6)连接,所述第一磁吸部(12)和所述第二磁吸部(22)上均形成有第二通槽(7),所述支撑件(6)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7),所述支撑件(6)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件(3)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所述抵顶杆(3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和所述第二挡板(33)之间,在所述约束状态,所述第一挡板(32)与所述第一磁吸部(12)抵顶,所述第二挡板(33)与所述第二磁吸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强张艳超孙文举时晶晶杜诗轩魏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