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48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2
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工作台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构上;二号限位板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前侧的二号限位板的前侧壁上,且其输出端穿过前侧的二号限位板后,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后侧的二号限位板中;绕线转盘套设固定于旋转轴上;能够在收线缠绕过程中对铜线进行限位,保证铜线绕制整齐,避免脱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线圈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铜线绕组。线圈可以分为成型与散绕式两种,成型线圈指的是通过模压设备压制的固定形状的线圈(一般使用较硬的绝缘铜条),此种线圈压制完成后不可改变其形状、尺寸、节距等固有特性。散绕线圈则是指通过绕线模绕制的线圈(一般用漆包线绕制),其铜线形状、尺寸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较大的调整。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往往无法对铜线进行限位,导致铜线在收线缠绕时位置出现偏移,易造成脱盘和绕制散乱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能够在收线缠绕过程中对铜线进行限位,保证铜线绕制整齐,避免脱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电控箱和箱门;底座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控箱,底座的前侧开口中通过合页活动设置有箱门;底座的顶壁左侧开设有移动通孔;它还包含:
[0006]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设置于底座的顶壁右侧;
[0007]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中;
[0008]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构上;
[0009]二号限位板,所述二号限位板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r/>[0010]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前侧的二号限位板的前侧壁上,且其输出端穿过前侧的二号限位板后,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后侧的二号限位板中,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相连接;
[0011]绕线转盘,所述绕线转盘套设固定于旋转轴上;
[0012]三号限位板,所述三号限位板为两个,且其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壁上位于拉紧机构左侧的部分;
[0013]二号连接轴,所述二号连接轴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前后侧的三号限位板之间;
[0014]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套设固定于二号连接轴上;
[0015]铜线,所述铜线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穿过拉紧机构和限位滑轮后,固定连接于绕线转盘上。
[0016]优选地,所述拉紧机构包含:
[0017]一号限位板,所述一号限位板为四个,且其两两前后对称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壁上;
[0018]一号连接轴,所述一号连接轴为两个,且其均通过轴承旋转设置于前后侧的一号限位板之间;
[0019]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为两个,且其均套设固定于一号连接轴上,海绵垫设置于挤压辊之间。
[0020]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含:
[0021]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左侧壁上,且其输出端穿过底座的左侧壁后,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右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底座的右内侧壁上,传动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相连接;
[0022]齿轮,所述齿轮套设固定于传动轴上;
[0023]导柱,所述导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前后内侧壁之间,且其设置于齿轮的上方;
[002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活动套设于导柱上,且其顶壁与工作台的底壁相固定连接,支撑板活动设置于移动通孔中;
[0025]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底壁上,且其与齿轮相啮合设置。
[0026]优选地,挤压辊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铜线与海绵垫相接触设置。
[0027]优选地,绕线转盘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均套设固定于旋转轴上。
[0028]优选地,底座的顶壁上位于支撑板和一号限位板之间的部分固定设置有数个离子风扇,离子风扇设置于铜线的下方,离子风扇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相连接。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能够在收线缠绕过程中对铜线进行限位,保证铜线绕制整齐,避免脱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实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2]图3是图2中A

A向剖视图。
[0033]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拉紧机构1、一号限位板1

1、挤压辊1

2、一号连接轴1

3、移动机构2、支撑板2

1、导柱2

2、齿条2

3、齿轮2

4、传动轴2

5、传动电机2

6、底座3、电控箱4、离子风扇5、海绵垫6、移动通孔7、箱门8、工作台9、二号限位板10、圆形挡板11、绕线转盘12、旋转轴13、铜线14、限位滑轮15、二号连接轴16、三号限位板17、旋转电机18。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

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3、电控箱4和箱
门8;底座3的右侧壁上通过螺栓铆接有电控箱4,底座3的前侧开口中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8;底座3的顶壁左侧开设有移动通孔7;它还包含:
[0038]拉紧机构1,所述拉紧机构1设置于底座3的顶壁右侧;
[0039]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于底座3中;
[0040]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9通过螺栓铆接于移动机构2上;
[0041]二号限位板10,所述二号限位板10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焊接于工作台9的顶壁上;
[0042]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通过螺栓和支架固定于前侧的二号限位板10的前侧壁上,且其输出端穿过前侧的二号限位板10后,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后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后侧的二号限位板10中,旋转电机18通过导线与电控箱4相连接;
[0043]绕线转盘12,所述绕线转盘12套设固定于旋转轴13上;
[0044]三号限位板17,所述三号限位板17为两个,且其均焊接于底座3的顶壁上位于拉紧机构1左侧的部分;
[0045]二号连接轴16,所述二号连接轴16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前后侧的三号限位板17之间;
[0046]限位滑轮15,所述限位滑轮15套设固定于二号连接轴16上;
[0047]铜线14,所述铜线14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穿过拉紧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它包含底座(3)、电控箱(4)和箱门(8);底座(3)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控箱(4),底座(3)的前侧开口中通过合页活动设置有箱门(8);底座(3)的顶壁左侧开设有移动通孔(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拉紧机构(1),所述拉紧机构(1)设置于底座(3)的顶壁右侧;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于底座(3)中;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9)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构(2)上;二号限位板(10),所述二号限位板(10)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工作台(9)的顶壁上;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固定设置于前侧的二号限位板(10)的前侧壁上,且其输出端穿过前侧的二号限位板(10)后,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后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后侧的二号限位板(10)中,旋转电机(18)通过导线与电控箱(4)相连接;绕线转盘(12),所述绕线转盘(12)套设固定于旋转轴(13)上;三号限位板(17),所述三号限位板(17)为两个,且其均固定连接于底座(3)的顶壁上位于拉紧机构(1)左侧的部分;二号连接轴(16),所述二号连接轴(16)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前后侧的三号限位板(17)之间;限位滑轮(15),所述限位滑轮(15)套设固定于二号连接轴(16)上;铜线(14),所述铜线(14)的上端从右往左依次穿过拉紧机构(1)和限位滑轮(15)后,固定连接于绕线转盘(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1)包含:一号限位板(1

1),所述一号限位板(1

1)为四个,且其两两前后对称固定设置于底座(3)的顶壁上;一号连接轴(1

3),所述一号连接轴(1

3)为两个,且其均通过轴承旋转设置于前后侧的一号限位板(1

1)之间;挤压辊(1

2),所述挤压辊(1

2)为两个,且其均套设固定于一号连接轴(1

3)上,海绵垫(6)设置于挤压辊(1

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勇顾婷婷易成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